2023年,在南华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乡镇各部门持续加大农业生产支持力度,有力有效应对局部干旱、牲畜疫情疫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全力保障农业生产,补足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和“肉案子”,全县农业经济总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一、粮食产量稳步增长
2023年,南华县搭上“中央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这趟快车,开展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层层压实粮食生产党政同责,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支持力度,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生产获丰收。全县粮食总产量118113吨,较上年增长0.88%;全县粮食播种面积347324亩,增加3020亩,增长0.87%;全县粮食单产340.06公斤/亩,较上年略有增长。
分季节看,夏粮生产克服“局部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县夏粮产量26513吨,比上年减少83吨,下降0.3%;全县秋粮产量91600吨,增加1119吨,增长1.24%。
分品种看,玉米、大豆、薯类、小麦产量增加,稻谷、其他谷物、其他杂豆产量下降。2023年,玉米产量46809.9吨,比上年增加1753.7吨,增长3.9%;大豆产量1055.3吨,增加404.9吨,增长62.3%;薯类产量7628.4吨,增加20.4吨,增长0.26%;小麦产量12771.8吨,增加321.8吨,增长2.6%;受播种面积下降影响,稻谷产量36292.9吨,减少573.8吨,下降1.6%;其他谷物产量6526.3吨,减少368吨,下降5.3%;其他杂豆产量6971.6吨,减少568.8吨,下降7.5%。
二、蔬菜及食用菌产量较快增长
2023年,县内引进企业在龙川江流域、礼社江地热河谷沿岸大面积种植蔬菜,农业种植结构逐步优化,同时10乡镇大力发展“豆”产业,采取烤后套种等措施,蔬菜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菜农增收受益可观。全县蔬菜及食用菌85444亩,较去年增加10520亩,增长14.04%,产量130369吨,增加31762吨,增长32.2%。
叶菜类、白菜类、根茎类蔬菜扩面增产,“压舱石”作用明显。受到气候因素及品牌效应的影响,叶菜类中的(其它叶菜(苦菜、茴香、空心菜等)、白菜类中的大白菜、根茎类中的白萝卜等品种较受菜农青睐,播种面积和产量均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播面分别增长2%、7.4%和7.2%,产量分别增长8.5%、7.5%和33.4%。叶菜类、白菜类、根茎类总产量占蔬菜总产量的80.9%。
食用菌增长较快,高价值菌类快速发展。全县食用菌总产量2056.9吨,增长476.2%。其中,鲜品蘑菇产量占比最大,为99.8%,增长479%,羊肚菌、赤松茸等附加值高的食用菌在龙川、沙桥、雨露、五街等地推广种植,产量大幅增长,上拉全县食用菌增速。
三、生猪出栏保持增长,牛羊禽生产稳定发展
2023年,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2.98万吨,比上年增加845吨,增长2.9%。禽蛋产量实现大幅增长。
生猪出栏保持增长,存栏有所下降。2023年,全县生猪出栏21.36万头,比上年增加0.73万头,增长3.57%;猪肉产量1.99万吨,增加600吨,增长3.1%;2023年末,全县生猪存栏16.12万头,比上年末减少0.75万头,下降4.46%,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54万头,减少878头,下降5.36%,基础产能合理调减。
牛羊生产稳定发展,肉产量持续增长。2023年,全县肉牛出栏2.64万头,比上年增加0.12万头,增长4.77%;牛肉产量3574吨,增加143吨,增长4.16%;2023年末,全县牛存栏6.8万头,比上年末增加0.36万头,增长5.59%。2023年,全县羊出栏11.01万只,增加0.9万只,增长8.96%;羊肉产量1569吨,增加63吨,增长4.18%。2023年末,全县羊存栏10.8万只,增加0.7万只,增长7.28%。
禽肉禽蛋产量增加,家禽存出栏有所下降。2023年,家禽出栏277.6万只,比上年减少5.7万只,下降2.04%;禽肉产量4891吨,增加39吨,增长0.8%;禽蛋产量668吨,增加83吨,增长14.18%。2023年末,全县家禽存栏151.5万只,比上年末减少4.6万只,下降2.98%。
2023年,我国农业生产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供给充足,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稳定经济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