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重要之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的收官之年,是“十四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做好全面工作责任重大。年初以来,南华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推动经济增长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高效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作风革命,精准服务企业,及时落实助企纾困各项政策措施,有效推进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落地落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抢抓机遇,加大生产投入力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实现平稳增长,为上半年经济平稳开局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一、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规模以上工业稳步增长。上半年,33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比上年同期(1%)提高6.7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州排名第5位,增速比全省(5.2%)高2.5个百分点、比全州(4.3%)高3.4个百分点。
(二)三大门类协同增长,发展态势各有千秋。上半年,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拉动全县规上工业2.5个百分点;制造业同比增长1.0%,拉动规模以上工业0.1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增长势头最为强劲,增速达16.4%,成为拉动规上工业增长的主力军,拉动幅度达5.2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三大门类的不同程度增长,共同推动了南华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的整体上扬。
(三)行业增长面显著拓宽,多数行业实现正增长。上半年,全县监测的十四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8个行业实现正增长,行业增长面达到57.1%。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6%,对规上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拉动幅度达5.8个百分点;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8.7%,拉动规上增长2.4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9.4%,拉动规上增长1.8个百分点。然而,仍有6个行业大类呈现负增长态势,如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下降21%,下拉规上2.2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困难问题
(一)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压力较大。一是在库33户规上工业中有3户企业2024年全年工业产值超过10亿元,企业存量难稳、增量难扩矛盾突出。二是2户企业由于资金链断裂,无周转资金等企业任处于停产状态。三是新增入库企业拉动乏力,难以成为增长新引擎。截至上半年,全县在2024年年度及2025年月度调查单位审批中,新增入库企业1户,1-6月实现累计产值2464.4万元,仅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0.4%,规模较小、行业增加值率偏低,在全县规上工业经济中所占份额极小,对增加值增速的拉动作用微乎其微,难以在短期内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二)规模以上工业产销衔接欠佳。上半年,全县3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539025.4万元,同比增长4.3%,产销率达94.2%,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从轻重工业来看:轻工业完成销售产值194944.4万元,产销率达91.9%,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重工业完成销售产值344081万元,产销率达95.5%,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
(三)规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有待改善。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2810.4万元,同比下降18.5%。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加大精准帮扶力度,助力企业纾难解困。关注重点企业和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针对停产、半停产、减产的企业,深入企业一线,主动服务指导,落实助企纾困各项政策,推动政策直达快享,最大限度保障企业正常生产运行,全力将规上工业小微企业对全县的负拉动影响降到最低,推动工业经济持续稳中向好、稳中有进。
(二)抓好升规培育,增加经济总量。深挖发展潜力,培育新增长点。深入挖掘内部潜力,着力推进临规企业培育入统,落实“小升规”奖励扶持政策等,做到应统尽统。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全力抓好“三个一批”建设,推动签约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大项目,切实做到快谋、快投、快建设、快达产,加大现有及建成投产工业项目达规 纳统服务工作力度,力争楚雄飞象科技有限公司、南华凌伟储能有限公司、南华县昌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南华县惠运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等建成投产企业在今年内实现申规 纳统,形成新的增量。
(三)加强企业管理,增强盈利水平。一是要抓好扭亏增盈工作,对亏损企业特别是亏损大户,要加大调研力度,分析研究采取有效措施,扭转亏损局面,同时支持效益好的企业加快发展,抓好盈利大户继续增盈。二是要积极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以市场为导向,引导企业树立应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严格财务管理,认真抓好成本核算、资金管理、营销管理、原材料管理等工作,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积极应对和消化原材料上涨等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增强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三是加大企业货款的催收力度,充实企业流动资金,增蓄企业发展后劲。
(四)加强经济预警预测,提高企业数据质量。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工作协作和信息共享,共同发力,抓好工业经济运行监测、预测、预警和分析工作,加强月度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及时分析研究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建议。要继续重视工业企业的统计基础工作,加强业务指导,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工业统计台账和档案资料,完善生产记录和数据报送支撑依据资料,不断提高企业数据质量,做到“数出有源、数出有据”,确保统计资料客观真实反映各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工业经济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