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南华县人民政府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索  引  号:nhxtyj-/2025-0126001 公文目录:补齐教育短板 发文机关:南华县教育体育局 成文日期: 发文字号: 主  题  词: 标      题:南华县持续推进教育补短板工作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26日

南华县持续推进教育补短板工作



一、工作成效

近年来,南华县教育紧紧围绕州委、州人民政府关于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动摇,先后出台《南华县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南华县普通高中教育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南华县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南华县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作实施方案》《南华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南华县教育补短板攻坚行动方案》等文件,并强化工作推动落实,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一)坚持“党政同责”办教育,高位推动教育工作

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坚持党管办学方向、管改革发展、管干部、管人才,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到学校工作各方面,使教育领域成为党领导的坚强阵地。每年县委、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深入学校调研指导教育工作不少于2次;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教育工作不少于10次。县委主要领导担任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第一副组长,成立教育提质增效工作专班,建立县级领导干部联系学校工作制度,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及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问题,高位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动摇,实行“三个优先”

一是经费支出优先保障。实现教育经费投入“两个只增不减”,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足额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且按时足额发放,全面实施乡村教师岗位津贴和生活补助政策,教师待遇不断提高。二是发展规划优先安排,2023年以来共争取资金1.04亿元,实施教育建设项目74个,在县城新建1所小学1所幼儿园。三是资源配置优先到位,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优先保障教育建设用地,解决学校项目建设和发展规划用地166.75亩。在人员编制和配置上优先满足,2023年以来共补充招聘教师154人,落实教师提前退休政策,46名教师办理提前退休。

(三)深入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各类教育实现提质增效

一是学前教育普惠性资源不断扩大,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2.59%,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达50.33%,幼儿园等级创建有序推进,全县共有一级幼儿园8所,二级幼儿园19所。实施新建、改扩建幼儿园项目3个,优化撤并12所乡村小规模幼儿园,幼儿园保育保教水平大幅提升。二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序推进,整合乡村教育资源,优化撤并乡村小规模学校9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提升较大,初中小学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完善城乡教师科学、合理配置,持续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城乡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城乡教师流动比例达在职在编教师人数的12%,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各项指标有明显提升,初中小学校际间综合差异系数均已达标。积极落实学区制办学改革,将五顶山乡、红土坡镇的中小学合并,实行九年一贯制办学,进行学区制管理。普通高中提质增效逐步向好。三是全面落实《南华县普通高中教育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及任务清单,深化与深蓝教育集团和云南大学的托管帮扶合作,从学校管理、教学质量、生源质量和社会满意度方面都有了较大提升,且势头越来越好,2024年高考质量较2023年有所提升,继续组办高中示范4个班,开办至善班2个班。2023年12月,南华一中晋升为云南省一级三等普通高中学校。四是职业教育办学吸引力不断增强,转变职业教育办学思路,从“以就业为重”转变为“就业与升学并重”,开设职教高考班,增加招生人数。深化校企合作,与TCL集团等知名企业合作实行订单培养,提高毕业学生就业质量。强化产教融合,结合南华县产业特点,优化专业设置,开设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专业,充分利用南华县菌产业优势,建设南华县菌产业实训中心,加强与楚雄州野生菌产业技术研究所、楚雄师范学院合作,积极推进菌产业学院建设,让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县域经济发展。2024年毕业的学生就业率达100%,秋季学期招生人数有所增加。

(四)聚焦重点目标任务,统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加强党建推进立德树人。全面完成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27所公办中小学中,25所学校实现书记、校长“一肩挑”(其余4所学校校长为非中共党员,实行分设),各学校配套制度完成率达100%。加强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选聘中小学思政课专兼职教师485人,专兼职教研员5人,组建各学段思政课名师工作室3个,打造“张桂梅思政大讲堂——南华分课堂”,目前已开讲12期,涵盖全县14所学校近5000名师生。二是抓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教师补充和人才引进机制,2024年补充的76名教师中,有31人为通过人才招引县外优秀教师。共组织参与各级各类校长、教师培训54期,参训校长教师9141人次。组织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课堂教学竞赛23场次,教研活动75场次,选树52名优秀教师编印《南华名师风采(二)》。有县级骨干教师239人,南华名师10人,兴楚名师2人,州级骨干教师67人,州级名校长2人,州级名教师33人,州级名班主任31人,彝乡教学名师2人,兴滇英才1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云南省最美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三是“双减”“五育并举”有效落实,“一校一案”落实课后服务,强化校内校外资源整合,注重实践性、活动性,打造“第二课堂”,实现课内、课后有效衔接,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将彝绣技艺引入中小学课堂,依托课后服务,传承彝绣技艺。四是推进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制定《南华县建设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施方案》,充分运用东南大学援建的4所学校至善科技馆,积极开展科学探究、科技创新实践、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实施中小学科学教育“235”(即2个转变、3个课堂、5道加法)工作法,认定“南华县中小学科学教育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共28处,聘请36位本土及28位高校科学教育专家。五是推进数字教育。投入资金188.7万元,实施数字教育建设,促进教育智能化管理,实现数字校园建设全覆盖,其中,智慧食堂建设已覆盖全县76所有食堂的中小学和幼儿园点。六是校园安全和谐稳定。持续加大“三防”建设投入,突出重点,抓好道路交通、食品安全、防溺水、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健康教育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等工作,平安校园创建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