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云南柏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老高坝产业园区正式投产,标志着南华县现代种业发展向标准化、智能化迈出了关键一步,也为构建全县种业发展新格局拉开了序幕。
厚植营商沃土 种子企业拔节生长。“公司主研中高海拔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种子,南华无论是从气候、土壤还是海拔都比较适合,但最终让我们下定决心选择南华是因为这里有优异的营商环境。”云南柏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理祝说:“2024年9月,我们通过招商引资落地南华,签约建设以来,南华县委、县人民政府和各职能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在办理项目备案落地等手续方面提供了全流程、全周期的管家式服务,让我们在短短9个月的时间就建成投产。”
据悉,云南柏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占地25.87亩,一期工程总投资3000万元,建成种子加工厂、仓储中心、检验检测等现代化设施5600余平方米,并在龙川镇、沙桥镇、罗武庄乡建设核心制种基地4000余亩,截至目前,一期工程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预计年供应子种180万公斤,年产值5400万元。二期工程预计投资3000万元,建设种谷物烘干厂房、水稻种子加工厂房等5000平方米。
聚焦科研育种 锻造种业振兴芯片。柏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起人为长期从事科研育种专家,按照先有专业育种团队再有企业模式,年均研发投入200余万元,在育种材料创新、品种组配测试及品种审定等领域成果显著。目前,公司拥有玉米自交系资源9000余份,其中自主研发新型自交系2000余份,20份已进入知识产权申请阶段,成功选育并通过审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玉米新品种26个,另有25个新品种正在参与西南国家区试及云贵川省级试验。
公司坚持“自主创新+战略合作”双轮驱动,与云南大天种业、云南正大种业、安徽荃银超大种业等11家省内外企业建立品种推广合作,累计推广面积超2000万亩;与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保山市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开展联合攻关,合作育成优质杂交稻“云两优9801”和高产粳稻“云科粳8号”,并通过“合作生产+自建基地”模式,在楚雄、保山及四川西昌等地建立了标准化种子生产基地,构建了以南华为核心,辐射西南,并稳步向全国市场拓展的种业振兴布局。
联结农企纽带 共享智慧农业红利。“公司采用‘企业+农户’的订单种植模式,截至目前,公司已长期流转土地建设直营科研基地300亩,以订单带动群众种植方式建设制种基地5700余亩,预计带动制种农户创收1700余万元。”刘理祝介绍。
种业红利,全民共享。云南柏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南华县“种业振兴”的标杆项目,项目背后是南华县构建现代种业新格局的重要部署。近年来,南华县依托“政府+企业+核心技术”模式,先后招引落地了楚雄州乡村振兴龙川江万亩繁育基地玉米制种项目、达尔文农业研发创新科技中心项目等多个现代农业制种项目,在全县范围内发展制种基地2.1万余亩,从实验室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条正在逐渐形成,种业振兴的“南华芯片”正在南华大地上共享着“智慧农业”红利。
(来源:南华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