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雨露乡抢抓上海嘉定区与南华县沪滇协作机遇,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锚定“生态立乡、文旅兴乡”战略,探索“农业为基、 文化为底、旅游为径”发展路径,跑出农文旅融合“加速度”。
聚焦优势,做强产业。以村集体经济发展为核心,2024年投入沪滇资金335万元打造农文旅产业融合示范区和乡村治理建设项目。2024年大棚以7%年收益租赁给南华啊鲁吖农业科技公司运营,带动后甸村年增收20万元,企业年销售达460万元,提供稳定就业岗位200个,辐射4个村种植食用菌280亩,创收200万元。全乡培育宏田软籽石榴、阿呀噜羊肚菌等10个农业IP,形成沉浸式采摘矩阵。
创新模式,激活业态。“公司+农户” 模式:在3A级景区花树大村,改造2户闲置农房为高端民宿10套,配套建设彩虹露营地塑木栈道300米、沙生植物园(沪滇投资133万元/7000平方米),吸引省内外游客。“精品民宿+休闲农家”模式:以蘑菇小屋民宿为标杆,带动群众建成白族特色庭院,形成高端民宿与农家旅居互补体系。
攻坚任务,夯实根基。文旅引流依托阿呀噜田园农庄、“菌窝子”等打卡点,推出“菌窝认养”“识菌研学”项目,举办火把节、乡村音乐会等活动,2024年接待游客26万人次,旅游收入265万元。服务提质开展党员志愿服务128场次,1320人次参与,服务游客5000余名,构建“宣传员+讲解员+服务员”机制。实现污水管网、 垃圾治理全覆盖。
联农带农,共享红利。通过土地流转、景区运营,形成“职员+社员+演员+店员”多元就业模式,提供就业岗位1467个。全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6.87亿元,增长11.3%;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06元,增长11.2%。全乡7 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42.21万元,创新"5311”分配机制--50%村民分红、 30%产业投入、10%困难帮扶、10%干部奖励。
雨露乡以沪滇协作为引擎,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富民动能,农文旅融合带动旅游收入破百万,书写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