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新形势下的疫情防控,落实“二十条”政策、“新十条”优化措施、“乙类乙管”措施,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村。当前,正值年关,人口流动加大,返乡人员增多,加之农村地域广、人口多、底子薄,农村疫情防控压力突显。面对挑战,龙川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组织聚力精,党员发力准、干群合力帮,“保健康,防重症”,全力打通农村防控“最后一公里”,助力农村疫情防控平稳“迎峰转段”。
组织聚力,在“精”上下功夫。网格精细,筑牢防控屏障。结合实际,镇党委、政府坚决落实“五级书记”抓农村疫情防控要求,超前思谋、研究部署,建立“镇村组”三级联动网格,充分发挥网格“前哨”作用,以小组为单位组建网格292个,对517人重点人群和912名次重点人群落实网格化包保,真正做到班子亲自包、干部亲自保、村医亲自兜、党员亲自帮、主要领导重点督,确保“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让疫情防控更有准度;队伍精干,筑牢防控堡垒。围绕“保健康、防重症”核心任务建队伍、优结构、建机制、强管理,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充分依托村(社区)“两委”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党员骨干、返乡干部、共青团员组建一支红色志愿服务队,发挥乡村医生、离退休医务人员、返乡医护人员专长,建设一支专业的应急队伍。目前,共建立村(居)民小组党员关爱服务队29支,小分队292支,乡村医生54名,让疫情防控更有力度。
党员发力,在“准”上做文章。入户上门,信息摸排准。包保网格长、镇村(社区)组党员领导干部深入一线,进村看、敲门问、入户访,对60岁以上老年人、3岁以下婴幼儿、孕产妇等8类人群展开全面排查,摸排出独居老人70人,3岁以下婴幼儿1025人,孕产妇128人,残疾人832人,行动不变人员133人,血液透析人员13人,精神病295人,患有基础性疾病患者2426人;60-79岁第三剂覆盖率95.93%;80岁以上第三剂覆盖率81.51%,让疫情防控决策更准。分类建档,管理监测准。根据摸排信息,分类管理、动态监测、统筹资源、精准调度,做到户有人联、村有人包、困难群体有人帮。包保干部对患有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慢性肾病、肿瘤等重点人群以及128名在册孕产妇制作联系明白卡,随时开展情况随访、健康监测和居家治疗指导以及生活物资保障,对有就医就诊需要群众提供绿色通道,让疫情防控管理更优。
干群合力,在“帮”上出实效。发放“防疫包”,传递“大温暖”。根据卫生院开展的用药培训,镇村组干部为65岁以上及有基础病的孕残孤重点人群发放装有布洛芬、复方氨酚黄那敏颗粒、医用口罩的“防疫包”,并贴心附上用药说明书、家庭医生服务卡、《新冠疫情防控告知书》,让群众在紧急特殊情况下能够急有所用、需有所求、求有所应,最快速度汇集医疗资源和力量,让农村百姓不出村、不出家门,“零距离”享受“县—乡—村”三级医疗健康服务,最大程度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到目前为止,全镇共发放“医药包”1398人份,让疫情防控更有温度。共享“抗疫药”,共度“艰难时”。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立“共享药箱”,倡导党员干部、群众将富余药物剪成分装,放入“共享药箱”,为有急需用药的邻里提供帮助;号召返乡党员干部、爱心企业家捐助酒精、感冒药、退烧药、口罩等防疫医疗物资储备。借助党员突击队和志愿服务队,为用药困难群众提供送医送药、代购代买、互助共享等服务。下步,龙川镇将加强精准对接州县医疗资源,继续充实基层医药物资,统筹提升农村卫生室诊疗水平,构建更加完善的农村医疗救治体系,确保农村疫情防控平稳“迎峰转段”,让广大群众度过一个平安的新春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