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至26日,南华县消防救援大队联合南华供电局按照“机制共建,资源共享”的原则,集中举办届“消防+电力”应急技能实训实战培训班,双方充分发挥“消防+电力”深度合作优势,不断提升“消防+电力”应急特勤队队伍建设和应急处置水平。

精心谋划出真招,聚焦队伍建设“量体裁衣”。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重大决策部署,持续提升“消防+电力”特勤人员实战技能水平,着力打造一支全能型应急“特勤精英”,5月22日,南华县消防救援大队、南华供电局举行首届“消防+电力”应急技能实训实战培训开班仪式,仪式宣读了《关于举办楚雄南华供电局2023年应急特勤队应急技能培训班的通知》,本次培训主要以个人防护装备穿戴、绳索救援技术(绳结制作、锚点制作、利用下降器下降、利用上升器上升、绳索转移、下降状态被困救援等)、地震救援装备识别与应急破拆清障、水域救援、无人机灾情勘察、营地帐篷搭建、应急发电机及应急照明设备使用等科目。由授课人采取理论讲解、示范教学、实际操作、注意事项提示、随机提问等教学方式,“理论联系实际”相结合,使参训人员真正做到知器材名称、知功能用途、知维护保养方法、能熟练操作使用。


实训实战突重点,全面拓展综合能力素质。开展高空绳索救援技术培训,期间,采取“理论讲解教学+实操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操课目内容包含绳结制作、锚点制作、利用下降器下降、利用上升器上升、绳索转移、下降状态被困救援等各类实景条件下绳索设置与使用。示教组首先为参训队员分享了先进做法及经验,集中开展绳索基础及个人技术教学训练,从基础绳结学起、从个人装备穿戴练起、从个人系统操作抓起,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绳索救援体系培训,着重讲解了保护自身安全的器材装备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基本的性能参数,从根本上指正了部分参训队员对救援装备器材理念不清、名称混乱、乱拿乱用等盲区,为安全训练提供了可靠保障。训练期间,全体参训人员立足本职,精神饱满,全身心投入训练,认真地学习每一个动作的细节,相互之间交流学习,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气氛。形成了“精学深悟、奋勇争先”的良好局面。


强化联勤联动重成效,不断整合优化救援资源。为全面提升“消防+电力”应急特勤队地震救援专业攻坚能力,确保在地震发生后能够快速、有序、高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培训期间,依照课程规划,示教组组织开展地震救援装备识别与应急破拆清障技术实训。培训主要包括现场帐篷搭建、破拆技术、顶升技术、现场急救、伤员转运、障碍物移除技术等理论讲解和技能实操训练。实训开始前,示教组对地震救援中所用装备的组成构造、适用范围、性能参数、操作要求、使用方法、动作要领以及维护保养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进一步加深全体参训人员对地震救援装备的认识。培训期间,整个训练过程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全体参训人员令行禁止、热情高涨、配合默契,展现出良好的战斗素养和过硬的战斗作风,达到了“实兵实装实景、从严从难从实”的预期目的。

乘风破浪砺精兵,注重科学组训精训施训。在开展水域救援技术培训中,示教组向参训人员传授水域救援的经验和技巧,对安全防护进行强调,要求在水域救援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着装,按操作规程开展救援行动,时刻强化安全意识,做好自身防护。随后讲解了水域救援器材装备的组成部分、性能参数、注意事项及维护保养等知识。培训从实战角度出发,结合现有装备器材,开展了橡皮艇驾驶、翻船自救、水面橡皮艇快速充气、抛绳袋救援与活饵救援操作、橡皮艇离心水中救援、喊话、潜水救助等科目。示教组认真观察每名参训队员操作过程,及时纠正错误操作,让参训人员都能正确掌握规范操作流程和使用方法。此次培训全体人员精神饱满、行动敏捷、作风严谨,圆满完成演练任务。


坚持深度交流合作,抓实培训成果转化。历经5天的严格训练,南华县首届“消防+电力”应急技能实训实战培训班全体参训人员顺利通过各项训练科目结业考核。在结业仪式上,双方领导就此次培训做了总结,宣读了优秀学员名单并颁发荣誉证书。双方领导对此次演练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抓好下一步各项,会议要求:一要进一步夯实训战基础。要根据当前季节特点和作训工作任务需要,加大绳索救援、地震救援、水域救援器材配备和维护保养,强化辖区实战演练工作,夯实训战基础,全面做好灭火救援准备工作。二要进一步深化培训成果。要参照此次培训模式,调整骨干专业岗位,将好钢用在刀刃上,定期组织骨干进行授课、培训,让学生成为老师,持续放大、发酵培训效果。三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加强“消防+电力应急联动”,切实提升队伍参与电力灾害的安全处置水平。要求与南华供电局在资源共享、平台共筑、机制共建、信息互通、工作互援等方面进行深度交流合作,不断发挥应急联动机制的作用,共同推进应对电气火灾应急救援和预防能力等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