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南华县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南华十项举措促民族团结进步“三交”之花盛开


日期:2023年10月06日   作者:   来源:    点击:[]

享有“世界野生菌王国”“中国野生菌美食县”“中国野生菌之乡”美誉的南华县,自古是通往滇西、缅甸、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咽喉要塞,素有“九府通衢”之称,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南华县结合工作实际,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抓实十项举措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南华盛开。

一、实施“四项工程”,扎实开展“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按照常态化开展和集中开展的原则,一是实施“思想铸魂”工程。以南华县革命老区县纪念碑、张舫烈士纪念碑、马街烈士陵园、红军长征过沙桥陈列馆等红色教育基地为引领,充分发挥学校国民教育主阵地作用,统筹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选取县城区的民族中学、思源实验学校、龙川小学打造全县“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示范点,辐射带动县内各中小学、幼儿园等各类学校,组织各族青少年广泛开展彰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团、队日活动、“手拉手”结对交流、社会志愿服务交流活动等,在各种日常活动中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青少年的心灵深处,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同时,以东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志愿者为主体的夏(冬)令营、公益课堂等志愿服务活动,将课内与课外结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形成了“周末小课堂+假期课堂+日常教学+夏(冬)令营”“四位一体”的常态化交流模式。二是实施“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工程,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内容纳入学校常规教育内容,纳入培养目标和有关课程标准,纳入师生技能训练之中,利用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开展认真写好规范字、校园用字用语自查、“小手拉大手,共讲普通话”“普通话诵经典,规范字书中华”等活动,充分利用书法课组织师生开展钢笔字、毛笔字等多种形式的书法活动,提高师生书写规范字的能力,激发师生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认同感、自豪感,促进各族师生语言相通、心灵相系。三是实施“文化浸润”工程。创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学生社团,开展“石榴花开成长路”“强国有我”等交流活动,积极举办校园文化节,促进各族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帮助各族青少年学生通过共享视觉、嗅觉、听觉“交织”一体的文化盛宴,切实增强“五个认同”。四是实施“创意引领思想”竞赛工程。我们依托东南大学在南华举办首届海峡两岸高校南华彝绣艺术创意大赛,竞赛以南华彝绣工艺美术的传承和创新为核心,以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导向,结合东南大学、台湾东海大学、台南艺术大学等多所两岸高校众多艺术学子的创意巧思,呈现“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智慧结晶,着力凸显新时代艺术人才的家国情怀、创新意识和实践才能。促进两岸青年学子之间的艺术交流与相互了解,亲身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同为中华民族的温暖和荣耀、推进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二、以“四心”促互嵌,扎实开展“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持续深化中央单位定点帮扶、东西部协作,拓展消费帮扶,扎实推进东西部协作人才、劳务相互交流。一是“民族特色”聚民心。在示范创建过程中,我们依托南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精心打造集非遗传承、民族团结进步讲堂、中华文化传承实践等功能为一体的“中华民族之家”,提供休闲娱乐、文化活动、民族团结进步政策宣传、就业指导、生活关怀等多种服务。二是“网格服务”暖人心。以打造南华“红色物业”品牌为目标,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为重点,探索构建“社区两委+楼栋长+物业+志愿者”网格服务体系,为各族群众提供全方位的生活服务,让搬迁群众从“小家”融入“大家”,获得更深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三是“搭建平台”促交心。由县妇联牵头创建南华各民族留守妇女交往交流交融平台,依托南华七彩彝州工艺品刺绣加工厂组织开展民族手工艺等技艺培训,做到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提高各民族留守妇女就业技能和自立能力双赢。四是“手足情深”心连心。充分发挥儿童之家、妇女之家、青年活动室、文明实践中心、老年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就业服务中心、社区幸福食堂等平台的交流功能,经常性举办各类文体活动和节庆活动,实现易地不易俗,把各种文化一起“搬”进安置点,促进各族群众沟通和交流,实现党建引领下的“共融、共治、共享、共创”,以小平台凝聚大团结。

三、托优势特色,扎实开展“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对南华县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广场进行了提升改造,安装了中华文化符号、中华民族视觉形象标识,提升了广场功能。一是探索“旅游+民族团结进步”新路径,建设各民族“三交”服务阵地。以“全域旅游”创建和“文旅融合”发展为抓手,在南华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馆中把各乡镇的文化旅游资源以二维码的方式进行展示宣传,并在每年的野生菌美食文化节上坚持以“菌”为媒,以“菌”会友,开设歌舞表演、生态美食品尝、传统工艺品制作等民族传统手工艺展示等旅游服务项目,用“舌尖上的美味——小小野生菌,串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纽带”,全力打响“世界菌乡、你我共享”的南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品牌。在今年的野生菌美食节期间,我们将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万人签名活动、民族体育定向赛等活动,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旅游景区景点人气双融合、双推进、双提升,推动各族群众在旅游中加强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凝聚起“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社会共识。二是广泛开展各类节庆活动,搭建各民族“三交”展示平台。按照“一乡一活动、一月一节庆”的方针,确保每个月都有一个乡镇举办文艺和文化活动,并依托各类节庆活动精心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进乡村”等活动,不断增强各民族的情感联系、文化共性、心灵共鸣。

上一条:好消息!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在南华县可免费乘坐城市公交车
下一条:南华县举办首届海峡两岸高校南华彝绣艺术创意大赛、着力深化“三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