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一个责任意识。完善各项工作规范,最大程度地实现制度化管理、规范化运作,以制度落实责任,增强内在动力。同时,出台工作差错责任追究制度,每一项工作从到分管领导到办公室主任再到具体工作人员都明确责任,出现差错实行责任追究,并建立台账定期通报,造成负面影响的,进行通报问责,从而有效解决了个别干部责任心不强的问题。通过倒逼,所有干部职工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办事效率等有了明显好转,各项工作高效规范运转。二是强化两个精品意识。在工作上打造精品:办会上,通过统筹安排,精简会议,提倡短会,讲求实效,并加大协调力度,提高会务服务质量。办事上,从工作大局考虑每一个细小问题,力求把每一件事情都考虑得更周全,安排得更细致,处理得更完善,切实做到“零差错”,当好高效办事的“大管家”。二是在文稿上出精品:严把公文处理“政策关”和“文字关”,细化完善经办人员办理、股室负责人审核、办公室复审、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审签的公文签发四级审核机制,对起草的每份文件,必须经责任股室、分管领导从政策、法律依据等方面严格审核,提出修改或建议意见,确保印发的公文合规合法、文字规范、语句通顺。三是强化三个服务意识。优化信息服务意识:强化信息中枢做好耳目,开展全员办信息活动,突出“快、全、实、深”,全面、准确、及时、客观地搜集和报送信息,当好服务大局的“信息员”;变过去政务信息网站刊发为政务微信群刊发,让领导在第一时间掌握工作情况。优化参谋服务意识:围绕单位中心工作,办公室提前着手,学在前,想在前,谋在前,提高了服务的前瞻性、主动性和高效性,为领导出谋划策参之有道、谋之有方、言之及时,真正成为决策部署的“参谋员”。优化协调服务意识:创新综合协调机制,既当“总调度”又当“多面手”。眼睛向上看,及时加强与各部门汇报对接,保证工作衔接到位、步调一致;眼睛向下看,坚持问政于民,经常深入到工作一线、干部群众当中,掌握一线情况、了解一线问题、落实一线跟踪督导;眼睛往内看,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眼睛往外看,积极向其他的部门、单位办公室学习好经验、好做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