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防止农村低收入人口发生规模性返贫,南华县创新工作机制,统筹各方资源,探索形成了“群众实申报、专人即收集、部门勤办理、政府严督查、群众真认可”的闭环运行五步工作法,促进“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高效运行,实现由单一帮扶向集成帮扶、被动帮扶向主动帮扶、普遍帮扶向精准帮扶的根本转变,为有效防止返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群众实申报,做到不漏一人。坚持把“能用、会用、好用”作为平台运行的第一原则,把“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作为平台运用的目标,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村组喇叭、群众会议等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对“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群众端推广使用、办理程序、公示举报等内容进行宣传,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活动广场,广泛听取诉求、听取民生需求,重点加强对低收入群众和特殊困难群体的入户宣传,手把手教会低收入对象使用平台。通过全范围、无死角、零距离宣传培训,实现群众利用手机微信小程序、APP、“手机办事通”,随时随地在线上下单申请服务事项的“点单申报模式”。
专人即收集,做到快速响应。坚持群众诉求、平台响应、专人即时收集,安排对应事项工作人员全天候对低收入群众申报事项进行受理,根据生活、就业、住房、饮水、教育、医疗6个方面内容进行分析研判,精准交办对应行业主管部门,明确“包保”责任,做到清单服务、限时办结,把大部分求助群众的返贫致贫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
部门勤办理,做到精准帮扶。坚持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社会合力、任务落实,既突出主办部门的主体责任,又突出协办部门的配合责任,整合民政、人社、住建、水务、教体、卫健、医保七个行业部门力量,针对群众诉求和申请事项进行分析研判,对事实清楚、符合条件的申请事项,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一对一”帮扶服务,在规定时限内迅速办结;对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解释原因、宣讲政策、一一回复。同时,突出救助平台的数据收集作用,加大对群众申报事项的汇总分类,强化数据比对研判,追踪群众诉求背后的共性问题和深层次原因,在“一户一策”的基础上,加大产业发展、就业帮扶、饮水保障、住房安全、教育医疗共性民生问题方面的探索,及时掌握群众最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并持续用力加以解决。
政府严督查,做到有求必应。坚持有单必办、办就办好。对后台办理数据进行监测分析,对“就医困难”“重大事故”事项2天内未受理,其他事项3天内未受理进行亮灯督办,对接近时限的办理事项发出预警提醒;县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把平台运行情况作为日常监督重点内容,对部门办理情况、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实时督促检查,确保办理按程序、按流程、按进度进行;组建“村干部+工作队+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对群众开展“回访”,及时收集意见建议,对帮扶服务中的关键步骤和重要环节进行督促检查,确保群众意见第一时间掌握、问题不足第一时间发现、堵点环节第一时间整改,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和办单效率。
群众真认可,做到人民满意。坚持把群众认不认可、满不满意作为办单结果的评判标准,群众通过救助平台对政策解释、帮扶措施、办理实效、服务态度等进行综合评价、签单验收。突出问题导向、结果导向、考核导向,把群众对申报事项办理结果的认可度、满意度作为考核、评价行业主管部门工作落实的重要内容,与部门综合考评挂钩,进一步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同时,以推行“云南省政府救助平台”精准防返贫为契机,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探索“以乡镇引领、村集体为主、低收入群体作为主要对象”的乡村振兴帮扶模式,全面释放乡村治理新效能,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