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南华县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坚持把防止返贫监测帮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要抓手,通过“摸准家底,精准分类、关注低收入群体帮扶、落实帮扶政策、强化产业、就业、加大信贷扶持”六举措扎实促进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持续增收。
摸准家底,精准分类促增收。南华县根据全县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的实际情况,统筹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和挂包干部力量,深入全县贫困户和监测户,逐户摸清摸准农户家底,按照条件好、较好、一般甄别出三个层次,根据三个层次,精准分成自主发展类、开发式帮扶类、社会保障兜底类,并根据不同类别,差异化提供帮扶,因户量身定做帮扶措施,制定一户一策,精准开展帮扶。
目前为止完成了全县7626户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的劳动力、产业、“一老一小”、患病等情况的全面摸底登记,开发式帮扶类全部落实“多帮一”措施,明确了挂包干部,下发了包保名册。
关注低收入群体帮扶促增收。南华县集中力量组织开展了重点困难群体摸底排查工作,按照实事求是,群众公认原则,排查出460户重点困难群体。针对排查出的460户特殊困难群体,逐户制定了帮扶措施,明确了“多帮一”责任人,并于5月15日前完成了第一轮帮扶,第一轮帮扶工作中帮助协调申请低保26户,低保提档升级18户,挂包干部捐送大米1.5吨,捐送香油234桶,衣物80件套,被褥床单55套,帮助打扫居住环境卫生125户,帮助修缮房屋45户,募捐到防返贫救助资金79万,常态化帮扶工作有序开展。
落实帮扶政策促增收。严格落实《南华县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南华县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科学分类管理精准施策帮扶工作方案》《南华县1万元以下脱贫人口帮扶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4年)》,细化分解任务,层层传导压力,层层担起责任,巩固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持续增收。
强化产业促增收。按照“五个一”产业发展思路,做好“土特产”文章,烤烟、核桃、食用菌、萝卜、中药材、肉牛、巨菌草等特色种养殖业发展不断推进。自然之星农业有限公司在龙川江流域流转土地800余亩发展有机蔬菜种植,公司种植业务稳健开展,礼舍江低热河谷5000亩蔬菜、热带水果连片开发取得新进展;野生菌“一县一业”示范县项目稳步推进;完成人工食用菌种植3792亩,完成巨菌草种植2.53万亩,荷包豆移栽种植3800亩;发放肉牛贷款1.02亿元;上半年,猪、牛、羊、家禽分别出栏8.2万头、1.95万头、3.83万只、106.7万羽。
强化就业促增收。全面落实就业扶贫各项政策,通过“农事服务合作社”定向推送劳务信息、不漏一户落实一次性“跨省务工交通补贴”,成功搭建上线“南华招聘零工市场”小程序,搭建求职人员与企业双向互动平台,促进零工多渠道灵活就业。超额完成脱贫人口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任务;认定就业扶贫车间16家,共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573人,其中脱贫人口就业165人。上半年全县脱贫劳动力已累计转移就业14789人,其中省外务工3696人(脱贫户3474人,监测户222人),省内县外务工4007人(脱贫户3737人,监测户270人),县内务工7086人(脱贫户6576人,监测户510人),完成任务数的101.4%。
加大信贷扶持促增收。紧紧抓住金融支持脱贫群众产业振兴各项政策措施,全面实施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简化贷款审批程序,全力做好新增贷款发放、到期贷款回收、产业帮扶增收等工作,确保有贷款需求的脱贫户(含监测对象)“应贷尽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