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南华县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民族团结小故事】半坡古茶林


日期:2024年10月14日   作者:   来源:    点击:[]

兔街满山翡翠,茶叶种植面积达2.46万亩,2023年产茶672吨,产值上亿元。这里有树龄上百年的古茶树4100多棵。“哀牢古国,千年贡茶”,是兔街人引以为豪的传奇。

在莽莽哀牢山中,在南华县兔街半坡三家村,有一座与望天坡古茶园有关的标志性纪念碑,叫“百名博士古茶园”碑,建成于2019年4月5日。是由三家村罗氏家族五兄弟和李兴碧博士于2018年5月1日发起,国内外一百名博士参与。即在全球范围内招募一百名志同道合、志趣高雅、向善向上、能传播正能量,并在某一领域取得一定科研成果的优秀博士,认养三家村一百棵古茶树。旨在弘扬大爱无疆、勇于担当、甘于付出、正气诚信的博士文化和罗氏家风,激励彝家儿女勤学上进、人才辈出、心怀家国、放眼世界。

纪念碑高十余米,设计体现出五个不同层次来表达他们的初衷和理念。顶端是绿色的变形艺术字“百”,代表百名博士。下面是一个三棱体,表示这里是三州三乡交汇的一个地方,也代表早期的罗氏三兄弟和三家村。“百名博士古茶园”几个大字就刻在这块三棱体的正面,书法是三家村德高望重、当了48年村民小组长的罗景乡写的。下面三层是四面、八方、一圆盘。四面分别刻有地球、中国行政图、云南行政地图,正面是“百名博士古茶园”简介,代表一百名博士来自世界各地,学识及技术储备雄厚。八方则是一组从采茶、制茶、品茶……充满农耕文化气息的浮雕,栩栩如生。底座圆盘代表民族团结、家族团结,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办大事;也表达各种学术观点相互包容。

百名博士古茶园,拥有一百余棵千年古茶树和五百余棵百年古茶树。茶园内建有博士文化长廊、彝族文化长廊、金奖纪念碑、百名博士古茶园标志碑。百名博士认养百棵千年古茶树,赋予古茶树蓬勃向上、顶天立地、朴实完美、绿色生态的人文品格,携手护卫天蓝、地绿、水净、山青的美丽家园。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实行包产到户的时候,三家村所有村民都嫌台地茶(古茶树)影响农作物生长、产量低,茶难采,都不愿意要老辈子种下的台地茶。只有18岁就当生产队长、有点文化学识的罗老爷子体恤先辈们的辛勤劳动,珍惜这些古树茶,别人不愿要就自己保留了下来。如今,这些古树茶显示出其不菲的经济价值,他的五个儿子也有了出息,半坡村委会也有了自己的第一名博士。纪念碑作为一种精神载体,把祖先们的奋斗历程,三家村的历史文化、彝族茶文化弘扬光大。

百名博士古茶园建成后,为西藏牧民精心特制了两吨适合高寒地区储藏,符合藏民口味的古树砖茶,送到牧区无偿捐赠给藏族同胞饮用。后来还给北京一儿童慈善基金会捐款两万元。从此,南华兔街的半坡三家村古茶园逐渐引起了海内外茶商及专家学者们的关注,开始有远方的游客来兔街旅游,到半坡三家村参观,购买古树茶。

百名博士古茶园“四面八方一圆盘”的设计体现了各民族大团结、共繁荣的理念。南华县兔街镇三家坡以一座纪念碑的形式,记载了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一百名博士,用自己的科学知识力量保护半坡三家村千年古茶,是全世界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贡献,是习近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的一次践行。

兔街镇地处哀牢山南坡,位于古茶树聚集的核心区域哀牢山山脉,常年温湿多雨,云雾缭绕,高海拔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宜茶树生长。兔街素有“茶叶之乡”的美誉,种植茶叶始于清代,1995年被州农业局列为优质茶叶基地,2001年被省农业农村厅列为“无公害茶叶基地”。半坡茶厂生产的“云春碧玉”和小村茶厂生产的“银毫”茶曾多次在省内外茶叶质量鉴评中荣获“优质名茶”称号。通过举办古茶文化节,旨在持续打造“兔乐之”古茶文化品牌,提升兔街茶叶产品附加值,让兔街古茶从哀牢深闺走向世界舌尖。兔街镇以‘兔乐之’古茶品牌创建为突破口,持续传承和发扬茶文化,全面提升茶叶品牌价值,把千年茶王的馈赠装进群众口袋中,拓宽茶王树下的新时代致富路。

上一条:南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开展第35个国际减灾日宣传活动
下一条:南华县:凝心聚力促发展 共绘民族团结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