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南华县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南华文化馆:以“小窗口”托举文化传承使命


日期:2025年02月20日   作者:   来源:    点击:[]


初春午后,南华县文化馆迎来了一群稚气未脱的访客——30余名中小学生走进馆内,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开启了一场文化之旅。书法展厅内,孩子们屏息凝神,观摩笔锋遒劲艺术作品;非遗展区中,南华彝绣的精美,引得他们惊叹连连;野生菌生态展区则以标本展示的形式,将“菌乡”南华的生物多样性娓娓道来……这场看似寻常的参观活动,正是南华文化馆深耕文化惠民、激活县域文化活力的缩影。

从“展厅”到“课堂”:让文化浸润可触可感

南华文化馆近年来打破“静态陈列”传统模式,创新推出“展厅即课堂”服务,定期开设书法、二胡、广场舞等培训班,吸引超2000人次参与;野生菌主题展则精心陈列了野生菌标本,每一份标本旁都专业且生动的讲解,让参观者能深入了解这些神奇生物的奥秘。“文化场馆不仅是陈列历史的容器,更应是激活文化基因的引擎。”文化馆负责人表示,通过沉浸式体验设计,文化记忆正转化为年轻一代的情感认同。

以“非遗活态传承”筑牢文化根脉

在二楼的非遗传承中心,各级非遗项目的文件和资料整齐陈列,彝族火草纺织、根雕制作、镇南月琴等多项曾濒临失传的技艺,经文化馆的系统性抢救,如今已形成“传承人+学徒+工坊+订单”的链条,带动地方就业。“我们建立了非遗数字化档案库,对12项省级非遗,实施‘一项目一策’保护。”非遗中心负责人介绍,文化馆还持续落实“非遗进校园”工程,不仅联合学校开展文艺演出活动,更让地方文化扎根青少年群体——彝族打跳配合本土音乐《歌歇咧》登上小学课间操,传统文化以轻盈姿态融入现代生活。

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的县域实践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南华文化馆持续延伸服务半径。依托总分馆制,全县10个乡镇文化站实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累计孵化业余文艺队138支,队员4813人,培养专业文化艺术团1个,2024年开展惠民演出639场;创作戏剧类作品《守护哀牢山》入围云南省第六届群众文化彩云奖。文化强县不仅要建好场馆,更要让群众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文化馆的“磁场效应”日益凸显。

下步工作中,南华县文化馆将继续以创新为笔、以惠民为墨,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为群众提供文化实践的课堂,充分发挥文化场馆的阵地优势,将文化传承与群众文化生活有机结合,为提升全民文化素养、推动文化强县建设贡献力量。



原稿:张丽华

编辑:李玉星

审核:李淑彬  李东徽


上一条:南华县:医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下一条:毛焕朝带队到国电投云南国际与中广核就打挂山(二期)风电相关事宜进行三方洽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