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南华县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南华县全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 突出问题


日期:2019年08月30日   作者: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南华县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全面排查存在的问题,对标补齐短板,确保不留死角。

产业扶贫方面。继续推进以马铃薯、萝卜、魔芋、中药材、蔬菜、柑桔、茶叶为重点的特色种植业发展,依托正邦集团带动壮大全县贫困户生猪产业,发展壮大肉羊、肉牛和山地鸡产业,促进贫困户持续增收。安排产业扶贫资金6298.59万元(其中:财政资金3989.33万元,沪滇协作资金1312万元,小额信贷资金997.26万元,已发放954.1万元),产业扶贫资金投入比达36.96%。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贫困户入股分红等模式,实现扶贫项目到户、贫困户至少培育1个以上稳定增收的产业项目。加快推进贫困村“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4.2亿,占地面积580余亩的正邦集团南华现代循环农业生态园项目建设取得初步成效。项目配套建设的3个生猪养殖示范小区,采取“公司+合作社(生猪代养点)+贫困户(农户)”模式,通过生猪代养、回收、入股分红等方式,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和全县生猪产业发展。目前,三个示范小区已完成投资2840万元,建成投产标准化猪舍11幢,已投放养殖仔猪11000头。抓实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月至7月,累计组织农村贫困劳动力开展各类培训19709人;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交通补助政策,共组织符合转移就业条件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358人,兑现交通补助资金45.29万元,在全县贫困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中,优先公开聘用生态、天保护林员799名。持续推进光伏扶贫建设项目,在一街乡王湛庄村委会投资48万元试点建设村级光伏扶贫电站1座,实现收益31992元,带动12户贫困户户均增收2666元。计划投资3946.25万元,规划建设村级光伏扶贫电站103座,惠及全县10个乡镇70个贫困村1391户5564名贫困人口。

住房保障方面。全县搬迁对象1248户5198人已全部入住,全面落实就医、就学、就业保障工作,通过提供公益性岗位、护林员、保洁员等实现转移就业879户,多渠道提供就业岗位和发展后续产业。

饮水安全方面。完成南华县2018年 —2020年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规划编制,南华县2019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改造项目已竣工投入使用。把群众饮水有保障工作纳入全县脱贫攻坚网格化管理职责目标,将边远贫困山区、干旱地区列为重点,以骨干水源为基础、管网覆盖为核心,切实强化水源地保护,水量、供水、水质三手齐抓,全县自来水普及率达87.8%,农村饮水水质合格率达67.77%。2019年1月至7月,安排资金619.26万元,着力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同时,投入资金10021.7万元,加快推进小箐河水库、黑泥田水库、草甸发水库、河库连通等一大批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夯实全县水利基础设施,确保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教育扶贫方面。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建档立卡贫困户学龄人口信息库,严格执行各项资助政策,做到应助尽助,应贷尽贷,没有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2019年1月至7月,发放各类津补贴共计3249.5万元45267人次。建立和完善辍学学生劝返复学、登记与书面报告制度,持续提高控辍保学质量。

健康扶贫方面。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做到“四重保障”“九个确保”。投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1219.7万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资金102万元,进一步提高县乡村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补助政策,建立医疗费用兜底保障机制,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个人参保资金由财政代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100%,住院实际报销比例达90.09%,1月至7月补助医疗费用1624.35万元,让群众看得起病。同时加大重点疾病防控工作和妇幼保健工作。

兜底保障方面。切实用足用活城乡居民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医疗救助兜底保障、农村低保及特困人员供养政策,制定下发《南华县人民政府关于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实施意见》。今年1月至7月,共发放低保救助资金1513.17万元、特困供养资金361.46万元、救助基金226.81万元、医疗救助资金357.7万元、临时救助资金39.35万元;发放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助44.78万元,为4080名残疾人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33.86万元。

上一条:天下兴亡 我的责任 ——云南省南华第一中学新生入学教育《爱国主义》专题讲座
下一条:雨露初级中学举行新学期入学集体军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