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夯实脱贫攻坚基础


日期:2020年07月21日   作者:南华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马街镇波罗村委会龙树山村民小组位于马街镇东南部,距离马街镇政府驻地30公里,距离村委会1公里,国土面积1.3平方公里。有农户46户18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户72人,非卡户30户110人。彝族人口166人,占总人口的91%,汉族人口16人,是一个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村。有耕地316.67亩、林地1434亩,海拔1850米,年平均气温17.00℃,年降水量850毫米,适宜种植核桃、稻谷、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在长期发展历程中,龙树山彝族与汉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长期保持着民族团结良好局面。当地村民直到现在仍然保留着彝族热情好客、朴素大方的真善美。妇女服饰一直延续传统,头戴包头、桂花、飘带,居住习俗仍然保留着彝族“依山连寨、拦河连坝、引水造梯田”方式。

2016年,龙树山被纳入云南省第二轮“十百千万”示范创建工程,投入省民委专项补助资金10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464.8万元,农户自筹资金84万元,共计648.8万元,积极实施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项目。创建过程中坚持以脱贫攻坚为抓手,促进脱贫攻坚与民族团结同频共振。

依托项目,村容村貌焕新颜。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马街镇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把改善少数民族居住生活条件作为最现实最迫切的民生问题。对龙树山小组16户农户实施特色民居保护改造工程,对556㎡房屋墙体进行特色民居修缮保护。整合扶贫资金,实行核桃集约化管理,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新建核桃烤房10座,每座补助4000元;用20.5万元的专项资金扶持龙树山小组产业发展,新建农特产品交易市场1个,切实提高龙树山小组村民“贫困造血”的本领。依托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民生改善工程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程,新建200㎡民族文化活动广场1个,健身设施1套、民族文化休闲六角亭2座;新建村庄道路1条1km;硬化村庄道路2条2.5km;安装Φ80水泥涵管800m,支砌挡墙700m³;新建陀螺基地1个700㎡;制作安装16户民族团结示范户牌子;制作安装民族文化宣传牌2块;新建项目标志碑1座。同时通过原址拆除重建、危房改造、保护修缮提升等方式,配套水、电、路、通讯、光纤网络、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龙树山少数民族生活条件有了质的飞跃,群众住进了安居房,一条条硬化路通村到组,家家户户喝上了自来水,用上了4G网络,群众看病、孩子上学不再难,村里走出了一批又一批大学生。

依托教育,群众素质大提升。龙树山小组多措并举促民族教育发展及群众素质提升。一是着力强化干部教育。以政策理论学习为重点,提升少数民族干部素养。村民小组干部坚持每季度参与一次村党总支召开的专题会议研究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学习和培训工作,持续开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及民族团结、脱贫攻坚、感恩奋进等为主题的宣讲活动,进一步吸引广大干群积极参与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中。二是着力强化村民教育。以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开展对村民的教育。充分利用龙树山小组与波罗村委会的距离优势,用好村委会农家书屋各类藏书,对村民进行基本道德规范、社会荣辱观、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法律法规、民主法治以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教育。利用横幅、标语、黑板报、平安建设宣传栏等多种宣传手段,提高村民的法制教育以及社会公德意识,引导村民把思想观念统一到民族团结、发展经济上来,使各族村民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实现民族团结,树立文明新风尚。三是着力强化青少年教育。以提高村民入学率为重点,加大青少年受教育的力度。近年来,波罗村委会龙树山小组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对青少年教育的支持,2020年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适龄少年入学率达100%,各项指标均达到两基标准要求。

依托产业,造血扶贫拔穷根。马街镇以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的重中之重,夯实龙树山少数民族群众稳步脱贫基础。2014年以前,一群年轻人聚在村口打牌、喝酒、闲聊,这是龙树山小组每天都能看到的一幕。扶贫必先扶智,镇工作组、驻村工作队、挂包干部先后对龙树山小组182名群众开展种植、养殖、刺绣等实用技能培训,同步开展核桃、魔芋等产业培育,让全村人通过科学种养殖增产增收。在产业培育的基础上,波罗村委会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将龙树山小组核桃、茶叶、蜂蜜、魔芋等进行加工,并与“哀牢山元梅土特产”电商合作,进行农产品网上销售,目前,销售农产品收入达4.5万元。通过产业扶贫+电商扶贫,龙树山小组改变了过去全家守着几棵核桃树靠天吃饭,年收入不过千元的窘境,至目前,每户至少有1个增收产业,至少掌握1门实用技术,为少数民族地区稳定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依托政策,感恩奋进促团结。近年来,紧紧依托各项民族政策及脱贫攻坚政策,龙树山小组文化、医疗、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健全,社会事业发展稳步推进。一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全覆盖,实现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二是社会保障全覆盖,农村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及城乡低保达到应保尽保,切实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保”参保率均达100%。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全覆盖,村内电力设施完善,电力供给、村村通、户户通卫星电视、村内移动通信覆盖率达100%。龙树山小组各族群众感受到了党的恩情、政府的温暖,享受到了改革与发展的丰硕成果,在知党恩中增强脱贫信心,在感党恩中燃起奋进力量,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对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目的、意义、作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显著增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段思蕊供稿 )

上一条:县人社局认真落实河湖长制监管责任扎实开展巡河工作
下一条:袁家丫口村:民族团结示范中的美丽白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