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武庄乡祭龙山村是南华县审计局扶贫联系点,村党总支下设党支部3个,有党员60名,2019年以来,以党组织结对共建为抓手,县审计局用心用情结对帮扶,全力助推祭龙山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活动共办,让队伍“强”起来。县审计局党组3名班子成员分别挂联祭龙山村党总支下设的三个党支部,利用脱贫攻坚、“七一”建党节、年终评议等活动,组织机关党员下村入组入户,开展专题党课、人居环境整治、扫黑除恶宣传、护林防火巡察、殡葬改革宣传等主题党日活动,去年以来,审计局班子成员到村上专题党课3次,教育培训党员130余人次,走访慰问困难党员15人次,共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3次,对全村362户农户进行遍访,发放宣传资料740余份。 

难事共解,让条件“好”起来。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在前期争取实施祭龙山一二三四组同村道路硬化、沟渠等基础设施基础上,去年以来,先后帮助协调价值3万余元的PE管6000米,对村委会生活用水管道进行重新铺设。争取平掌村、苴力么村进村道路硬化项目立项,解决脱贫攻坚、抗旱、疫情防控、驻村等工作经费7万元。先后遍访结对贫困户3次,为贫困户送去化肥、玉米籽种、大米、面条、毛毯等价值2万余元的物资,党员干部积极为结对户脱贫致富出谋划策,介绍外出务工,走访生病群众,积极购买当地农产品,想方设法为结对户、挂包小组找资金、争项目、强产业、助发展,让全村水电路等条件逐步得到好转,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设施共建,让阵地“靓”起来。建设基层战斗堡垒,首先得有一个温暖的“党员之家”,2019年10月,县审计局从机关办公经费中挤出6万余元,为村委会提升改造了一个高标准的党总支活动室,配备党员电教设备一套,对祭龙山村第一、第二党支部活动室进行提升改造,建成村史馆1个。今年4月,争取实施的村办公楼新建伊始,又安排经费2.5万元,为村委会配备了桌椅、沙发、窗帘等必要的办公设备。


产业共促,让群众“富”起来。县审计局协同乡、村一道,深入村组和农户,广泛调研,认真听取群众意见,提出了祭龙山村“栽好一棵烟、种好一棵树、养好一头猪、打好一份工”的“四个一”产业发展思路,同时,支持鼓励农户积极探索天门冬、丹参、红花等中药材种植,拓宽增收渠道。目前,全村种植烤烟1005亩,年产值420万元左右,种植核桃760亩,年产值60万元左右,全村年出栏生猪1120头左右,年产值340万以上,常年外出务工160人次(其中省外110人次),可增加收入320万元以上。2019年,全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3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598元,25户贫困户中24户82人脱贫出列,剩余一户6人将于今年顺利脱贫,全村所有群众均稳定增收,实现了无新增贫困人口、零返贫的目标。
脱贫攻坚永远在路上,需要挂联部门、挂包干部同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一道,再坚持、再努力、再奋斗。南华县审计局与祭龙山村党建结对共建,互促互进,有四点启示:
启示一:一定要强化党建引领。结对共建中,双方党组织主要负责人都高度重视,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主体责任,强化统筹协调,把党建工作贯穿于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中,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在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要求下,不论是机关还是农村支部,都一定要牢牢扛起主体责任,在各项工作中全面体现党建引领,做到“党建+业务工作”、“党建+脱贫攻坚”、“党建+产业发展”、“党建+综治维稳”等等。


启示二:一定要在基层农村锻炼干部。农村是宽阔舞台,干部长期坐在办公室,擅长于舞弄文墨,沉陷于文字表格之中,一方面写出来、做出来的东西不接地气,会影响到落实和执行,另一方面干部缺乏“三农”工作的实践锻炼和积累,“机关病”等官僚、形式主义必然滋生,于己于工作都不利。结对共建中,县审计局党员干部走村入户,加强了对“三农”工作的了解,强化了群众观念,锤炼了工作作风,提升了工作能力,既是辛苦付出,更是收获满满。
启示三:一定要党建和发展“双推进”。再好的宣传展板、再规范的党建痕迹档案,如果离开了工作和事业的进步,无疑就是“花架子”、纸上谈兵。停留在给钱给物的结对帮扶是肤浅和危险的,要坚决克服抓党建和抓发展“两张皮”的情况,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背后,绝对是一个坚强的村“两委”班子和一支扎实的党员队伍。必须把党建贯穿于脱贫攻坚的方方面面,在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体现和验证党建工作的坚强有力。
启示四:一定要用心用情结对帮扶。再好的规划蓝图,不落实都等于零,结对共建中,县审计局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要求,落实好网格责任,扎实配合开展好风险排查、“十看十清”、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确保全村全脱贫、零错退、零返贫、无新增和高满意度。强化同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尽最大气力争取项目资金,持续改善村组交通、水利、电力、文化、卫生等基础条件,真扶贫、扶真贫,帮出样子、扶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