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红土坡镇“四抓五增强”扎实推进全镇人居环境整治再上新台阶


日期:2022年04月21日   作者:姬杨鑫   来源:    点击:[]

红土坡镇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州县关于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的指示精神,以党建引领为抓手,通过“四抓五增强”的工作落实机制,“四抓”即“抓领导、抓难点、抓典型、抓机制”,“五增强”即“整体联动增强‘推动力’、聚焦重点增强‘战斗力’、齐心协力增强‘凝聚力’、压实责任增强‘执行力’、带动引领增强‘影响力’”,扎实推进全镇人居环境整治再上新台阶,镇容户貌显著改善,群众口碑显著提升。

抓好四个方面。一是抓领导,纵深推进。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目标任务,成立由党委书记、镇长挂帅,班子成员、包村工作组齐参与的工作领导小组,充实工作专班,将全镇划分首集和东、西、南、北五个片区,召开动员大会,制定并下发工作方案,建立指挥、责任体系,开展整治工作从点、线、面向纵深推进。二是抓难点,聚力攻坚。紧紧抓住残垣断壁清理、废旧闲置宅基地(农宅)合理利用、违章建筑和旱厕拆除四项突出难点,由各班子成员带队,组织镇村干部、公益岗、农村党员集中进行清除。对清理出的空闲地,兼顾经济效益和美化效果,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小花园、小果园等。截至目前,全镇绿化植树2000余棵,种草皮800余平方,新安装太阳能路灯80余盏。三是抓典型,示范带动。鼓励各村自主创新,以“自己搞、花钱少、效果好”为出发点,号召“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为家乡环境改善添砖加瓦。以党建精品示范点为契机,打造“党建引领,美丽龙潭山”人居环境提升示范点,形成一批可学可看可复制的环境整治行动典型。四是抓机制,常态长效。建立常态化督导、周观摩月评比、奖惩等制度,健全村庄日常清洁、生活垃圾处理等长效机制,将全镇公益性岗位、保洁员和在家党员统筹安排,定人定岗定路段和村组,彻底解决集中整治后的长效保洁难题,促进全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高效、持久、深入开展。

突出个增强。一是突出布局谋划,整体联动增强推动力主要领导亲自抓,召开推进会、调度会、观摩会等专题会议6次,研究部署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层层落实责任,明确推进时间节点,实时通报各村工作进展,切实做到领导到位、部署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二是突出整治目标,聚焦重点增强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党委带动、支部推动、党员促动、党群互动”的“党建+”工作模式,由村支部牵头负责,党员示范引领,群众积极参与,形成“党群共治、户户参与”的常态化治理模式,重点对公路沿线、村部、广场、公共厕所、排水渠等场所乱涂乱画、卫生死角集中清理,整治境内黑臭水渠。结合每月“主题党日”活动,要求各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群众代表大会,开展党员群众代表带头集中宣誓活动,广泛动员全镇上下开展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共计开展村内沟渠清理135公里,村内水塘清理37口,改造卫生户厕745座,稳步推进户厕改造提升。同时,在家党员亮身份、晒承诺、作表率,设置人居环境整治党员示范岗,实行责任区域划分,将全镇47个支部600余名在家党员分布到10个村,由包村领导统一集中安排任务,形成“党员带头群众赞,群众跟着党员干”的良好局面。三是突出团结协作,齐心协力增强凝聚力以分片包干、互助协作为原则,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根据辖区内县道、人口流动密集区及各村分布情况,实行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村民包门口的工作方式,以包村干部、妇联“四组一队”和驻村工作队为主体志愿服务队11支,构建“镇—村—组—农户”的全链条责任体系,全面整治室内院外脏乱差现象,切实以户户干净促进村村整洁,实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覆盖。通过发动党员群众,修改完善村规民约等方式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我监督管理,最大程度上调动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四是突出督导检查,压实责任增强执行力成立专项检查督导小组,全身心投入此次整治工作中。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对工作落后、整治不力的村进行通报,实行即时发现、即时整改制度,按照“定责、定人、定点、定时”的方法,切实将责任落实到人,增强整治行动执行力。五是突出宣传发动,带动引领增强影响力结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工作,包村领导、包村干部、帮扶联系人深入村、组、户,向群众宣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相关政策的同时,向群众宣讲做好村容村貌、户容户貌和人容人貌工作的必要性,并向群众讲清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清五堆十乱,共建和谐家园”等相关知识,切实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累计召开镇村组宣传动员会议73场次,发布微信短信200余条,制作宣传标语602条、宣传牌42条(块),开展入户宣传2616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7390余份,发动群众385人次。逐渐改变群众陈规陋习,有效激发群众,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扭转了以往“干部干、群众看”的被动局面,在全镇营造“人人谈改善、户户比进展、村村搞创建”的浓厚氛围。

上一条:我为群众办实事——红土坡镇利用“评理说事点”小平台发挥大作用
下一条:雨露白族乡:干群携手上阵 打造“升级版”美丽乡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