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长平带队一行12人到沙桥镇石桥河新村实地调研火草纺织技艺及火草种植情况。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何文育、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必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舫瑞、县文化和旅游局主要领导、县级相关领导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实地参观了沙桥镇石桥河村委会新村翠英火草麻布种植制作基地,沙桥镇党委主要领导对沙桥镇基本情况、石桥河新村火草纺织技艺及火草种植情况作简要汇报。调研组一行认真听取汇报并具体了解了火草纺织技艺、火草种植、产业发展等情况,并为楚雄州罗翠英火草纺织非遗工坊进行揭牌,通过实地调研了解,调研组一行对沙桥镇火草纺织技艺传承及火草种植工作成效表示认可,认为沙桥镇在传承、保护和发展非遗文化过程中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正确,切合实际,可行性强。

近年来,沙桥镇通过打造石桥河新村火草麻布彝绣品牌,传承民族刺绣工艺文化,在全村积极引导一批彝绣水平高、群众积极性高的示范户进行重点扶持,高起点、高标准培植一批彝绣加工示范户。实现产业增收群众脱贫致富。通过示范和带动,形成对群众的传帮带,产生“扶持一批基地,培养一批能人,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经济”的工作效应,让彝绣产业成为全村的扶贫项目、富民工程。沙桥片区彝绣服饰加工年产能为1500套,均价为1000元/套,各类彝绣绣品服饰加工年产能为4500余件,均价200元/件,彝绣产业年产值约为240万,现产能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其中,火草麻布刺绣成衣价格均价为1500元/套,由于加工工艺复杂,加工周期长,产量低,需求量大,年产量为仅为900余套。

下一步,沙桥镇将继续围绕“扶持一批基地,培养一批能人,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经济”的工作思路,做好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更大力度发挥非遗文化资源在持续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更高质量推动火草麻布彝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