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夏季的雨丝浸透山林的土地,一声长长的过山号吹动了树叶,吹醒了山林,位于南华县雨露乡洒披武村长冲箐“菌窝子”,仿佛接到了食鲜的命令,干巴菌、鸡枞菌、牛肝菌、青头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踩着节气的鼓点,争先恐后地从泥土中探出头来,将时令鲜味酿成舌尖上的光阴故事。至此,一场以“菌”为名的山间狂欢拉开序幕,“菌窝子”开山啰!
在云南,吃“菌”从来都不是悄无声息的。8月,南华县雨露乡洒披武村长冲箐“菌窝子”鞭炮与过山号齐鸣,一阵噼里啪啦的声响过后,山脚蓄势待发的万名捡菌人随着山门打开,齐刷刷冲向山间。山间的腐叶与青草交相辉映,腐叶与青草的下面是等待被发现的菌子,一朵朵,颜色各异,青的、黄的、黑的、红的,和捡菌的人一样热闹。作为从小吃菌捡菌长大的何从亮来说,每年“菌窝子”开山节这天都是最忙的时候,除了和村里的老人准备开山节的事宜外,他还得给进山捡菌游客当好“菌向导”。近年来,雨露乡依托“世界野生菌王国”“中国野生菌之乡”“中国野生菌美食县”三块“金字招牌”,以“风华雨露”AAA级旅游景区为核心动力,带动后甸、雨露、罗文、洒披武等7个村发展菌旅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洒披武村“菌窝子”作为风华雨露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野生菌采摘体验景点,每年生产野生菌90多吨,接待游客3.57万人次,村内85名“菌向导”实现人均收益2.1万元,每年能村集体增收20多万元。
寻味山野,不止有菌。“迎风驰骋、山间追梦,林里寻味、直赴浪漫”左手是酷帅的登山车,右手是沾满泥土味的牛肝菌。随着相机咔嚓一声,骑行爱好者小苏以山林为背景留下了一张带着菌子味的照片。以“节”为媒,2025年雨露乡“菌窝子”开山节还将“骑行、文化惠民演出、农特产品展销”等项目搬进了山林中,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在大山深处一次性感受雨露白族乡的风情万种。
“今年的‘菌窝子’开山节会比往年更热闹,白族的扎染、漆扇制作等将亮相山中,让游客在捡菌的同时还感受到了雨露白族乡的文化魅力。同时还将文化惠民演出的舞台搬到山中,让山中捡菌的村民在劳碌之余也感受了一把文化盛宴,可谓‘一举双赢’”。雨露乡洒披武村党总支书记何琼秀说。据悉,南华县雨露乡洒披武村这场以“菌”之名赴一场山间狂欢,目前吸引了50多名骑行爱好者报名参加,100多家的商贩进山摆摊狂欢。
在雨露,除了山林的惊喜,还有品菌的乐趣。苍劲而葱翠的山脚,是袅袅飘起的烟火。在花树大村白家小院的住了大半个月的王女士,夏天最大的爱好便是寻三五好友进山捡一筐野生菌,摘几多不知名的野花,捧一捧清凉的山泉水洗尽菌子,回到小院自己做一锅柴火鸡煮菌,美美地喝一碗汤。“这里田园风光与纯朴,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的宁静”王女士的朋友圈里一对青头鸭循环反复的在池塘里游着。
依托原汁原味的传统村落与丰富的野生菌资源,雨露乡将野生菌美食与旅居产业相结合,构建“旅居+美食”的产业发展模式,打造了传统古村落—雨露村、蘑菇小屋精品民宿—花树大村、阿呀噜田园农庄—后甸村等多个旅居地,推出音乐会、采菌体验等主题活动,吸引了中老年康养团队、企业团建旅行团、职业旅拍团、亲子研学团、网络直播达人、艺术创客、青年自由旅行团等多个群体旅居以此,2025年上半年接待旅居客4000多人次,增加旅居收入135万元,真正实现了以“菌”之名,赴一场山间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