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婶家是低保户,孩子今年上大学,正好能申请‘雨露计划’补助,政策口袋书第23页写得明明白白。”在五顶山力苴村的村办公室里,驻村工作队长一边翻看村民家庭情况手册,一边对照政策口袋书,很快为村民找到了可享受的帮扶政策。如今,这两本手册的“联姻”,让基层干部在服务时既能精准掌握村民家底,又能快速匹配对应政策,让惠民服务真正“对得上号、落得到户”。
一手“家底账”,一手“政策库”
村民家庭情况手册里,记着每家每户的“细账”:家庭成员构成、收入来源、健康状况、子女就学、特殊困难等,堪称村民的“家庭档案”;政策口袋书则是浓缩的“政策百科”,涵盖教育资助、医疗报销、就业扶持、产业补贴等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每条政策都标明了适用对象、申请条件和办理流程。
两本手册“联手”后,干部们走访时“心里更有数”:看到手册中“独居老人张爷爷患有慢性病”的记录,就从口袋书里找出“慢性病门诊报销政策”,现场讲解报销比例和流程;发现“青年小郑返乡想搞荷包豆种植”的信息,便对照“设施农业补贴政策”,告知申报所需材料。这种“家庭情况+政策条款”的精准衔接,让政策不再是“纸上文字”,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双向“对暗号”,服务“不跑偏”
为让“联姻”更高效,五顶山乡还推动两本手册“互留线索”:在村民家庭情况手册中,对符合政策条件的家庭标注“可享某某政策”,并注明口袋书对应页码;在政策口袋书中,针对不同群体用符号标注“对应手册中某某类家庭”,比如可以用“小箭头”符号标注适用于有学生的家庭,用“圆圈”符号标注适用于种粮农户。
前不久,村干部通过家庭情况手册发现“2户脱贫户今年扩大了养殖规模”,对照口袋书里“产业奖补政策”的“波浪线”符号,第一时间上门收集材料,帮助他们申请到了每户3000元的奖补。村民们说:“干部拿着两本手册来,不用咱多问,就知道咱能享啥政策,太贴心了!”
精准“结硕果”,民心“更贴近”
据统计,自两本手册“联姻”以来,五顶山乡已累计为400余脱贫户、监测户精准匹配政策10项,帮助39名群众申请到教育资助、医疗报销等福利,协助20多户家庭落实产业扶持项目,政策落实效率较以往提升近50%。
政策口袋书与村民家庭情况手册的“联姻”,不仅让政策落地更精准,更让村民感受到“干部懂我家情况、政策为我家着想”的温暖。这对“黄金搭档”,正以最实在的方式,把惠民政策的阳光送到每一户需要的家庭,让基层服务既有力度,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