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种了50亩小枣,因为种出来的枣子个头大,又脆又甜,根本不愁销售,今年产量有60吨左右,每公斤卖15元的话,能卖90万元呢。”正在枣园摘了满满一篮枣子准备装箱的种植大户朱辅章说。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一街乡因地制宜在特色上做文章,利用区位资源优势,规模化种植柑橘、橙子、沃柑、枣子、柚子、芒果、石榴等低热河谷林果,闯出了一条具有一街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构建了多个百亩的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形成低热河谷特色产业遍地开花的发展格局,一幅生机勃勃的丰收画卷正徐徐展开。

“我种植了100亩,能卖160万元。放在以前,这个收入想都不敢想。”一街乡保马夸村陈天能高兴地说着种植软籽石榴的收入。保马夸村不仅连片种植了200亩软籽石榴,还好好利用了一把气候优势,鼓励村民大力发展藏香猪养殖产业,实现了“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通过“党支部+企业+农户”的方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已成功走出一条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

种植大户高应海一边采摘芒果一边说:“我种了150亩,按照亩产量1.5吨,今年产量在210吨左右,价格也可以,卖成10元一公斤。”团山村利用区位优势,成功将沃柑、芒果、小枣种植打造成乡村振兴的典范。
一街乡围绕“生态立乡、产业富民,红色南山、幸福家园”发展思路,壮大发展冬早蔬菜、亚热带水果、中药材、烤烟、肉牛、藏香猪等特色产业。同时积极探索构建“以烟为主、多业协同”的“烟叶+”产业模式,既提高了土地种植效益,又促进烟粮协调发展。

如今,一街乡富民产业遍地开花,金银花、长寿仁豌豆、肉牛、藏香猪……到处呈现出一幅产业兴、乡村绿、村民富的发展画卷。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壮大发展,全乡种植小枣、石榴、柚子、橘子、芒果、沃柑等特色水果近千亩,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正浇灌着乡村振兴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