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露乡深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全力推进基层治理、特色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擘画出一幅“景美、业兴、民富、和合”的新时代美丽乡村新画卷。
锚定基层治理“起笔”,让宜居之路更远。巧用村规民约,以村民自治、德治为治理重点突破口,不断激发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形成全村参与基层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良好氛围。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作用,整合党员干部、志愿者力量80余人,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100余场次。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全力打造“数智雨露”,狠抓“雪亮工程”建设,安装摄像头47个,发动群众安装487个,抓拍机69个,室内外大屏一式2套,广播音柱10个,全面提升综治维稳质效。
聚焦特色产业“运笔”,让宜业基础更实。做大特色产业,全乡共种植魔芋150亩、早蚕豆1130亩、荷包豆400亩,大力发展绿米辣产业,通过“订单+集中/分散”模式栽种绿米辣椒4000余亩,群众增收再上新台阶。持续巩固烤烟的传统支柱产业地位,2024年烤烟种植7820亩,投资665万元的南华县雨露乡集群式烤烟烘烤房建设项目已完工,极大提高了群众的烤烟生产效率。盘活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依托耐桥水库-莲花坝地域田园综合体和环湖旅游建设进行串点连线成面,成功创建风华雨露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形成3条旅游路线,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突出人居环境“落笔”,让和美底色更浓。统筹推进村容村貌改善、生活污水治理等工作。积极做好“门前五包”责任制,利用村规民约“红黑榜”公示制度,实现从“带着群众干”到“群众主动干”的良好转变。加快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采取财政资金、村集体资金、社会捐赠资金投入、群众投工投劳等方式完成全乡101个小组,3251户污水治理工作,因地制宜采取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多种模式分类治理,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提升,一幅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画卷在这里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