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南华县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五顶山乡:借“牛势”兴“牛业”打造肉牛全产业链


日期:2025年06月16日   作者:   来源:五顶山乡    点击:[]

五顶山乡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养殖传统,抢抓全省“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机遇,以“小规模、大群体”模式推动肉牛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逐步构建起从牧场到餐桌的肉牛全产业链,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牛动力”。

布局产业链上游。五顶山乡地处哀牢山腹地,气候温润、牧草丰茂,当地彝族、回族群众素有养牛传统。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将肉牛产业作为特色主导产业,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培训+品种改良”组合拳,推动散户养殖向标准化转型。目前,全乡肉牛存栏量5596头,建成规模化养殖场2个,培育规模养殖户4户。推广巨菌草种植,通过“党建+”模式,在全乡范围内由村党总支示范带动群众发展巨菌草种植。截至目前,全乡共发展巨菌草种植5600余亩,建成青储饲料加工厂一个,降低养殖成本;引进云岭牛、西门塔尔等优质种牛,改良本地品种,提升出肉率。五顶山乡仕旺冻精改良点负责人说:“乡政府帮我申报了县级牛冻改项目的补贴,有2万块钱呢!去年开的店,目前已经给467头母牛进行了人工配种,每头牛可以赚200块钱哩!”

做优产业链中游。采取“党建+合作社+企业+农户”的模式发展肉牛养殖,深入推进村集体经济强村富民工程,整合6个村委会村集体资金61万元成立五顶山乡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群众发展肉牛养殖10600头。通过党组织示范带动,党员带头养等方式构建“党组织有作为、党员起作用、集体有收益、群众得实惠”的共赢格局。合作社养殖场的饲养员自凤昌说:“我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养牛经验啦!这次被聘用来当饲养员我不仅能有工资拿,还能顺带一起养我的牛,日子真的是越来越有奔头了。”

拓展产业链下游。五顶山整合全乡6个村集体经济联合社,成立五顶山五跃实业集团。通过与建行对接,成功获得600万元授信启动资金。五跃集团通过五顶山冷鲜肉店、“五串”烧烤店将牛肉直接供应到南华县城;并积极拓宽市场,加强与各商会各单位联系,五顶山牛肉在节假日时市场订单量较大,曾接到中秋订单超过2.5吨。合作社负责人之一的周平说:“随着电商的发展,后续我们也将有部分牛肉通过线上平台进行销售。截至目前我们共销售肉牛50头,产值达100万元。”

五顶山乡正在逐步构建集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牛肉加工厂、屠宰厂也在紧锣密鼓地规划中,进一步实现对肉牛进行精细分割、深加工,力争开发出牛肉干巴、速冻牛排等多样化的牛肉制品。相比单纯出售肉牛,加工后的牛肉制品附加值大幅提升,以普通肉牛为例,活体出售每头利润可能在4000元左右,而经过加工制成牛肉制品,一头牛的综合利润可提升至8000元左右,有效提高了产业整体经济效益,为村集体经济和群众增收奠定基础。同时,产业链的延伸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从养殖环节的饲养员、防疫员,到加工环节的生产工人、质检员,再到销售环节的销售人员等岗位都优先吸纳当地群众就业,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合作社为务工群众提供技能培训,提高其工作能力和收入水平。据统计,产业链延伸后,五顶山乡可实现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人均年务工收入达到3万-5万元,有效增加了群众的工资性收入。

五顶山乡将紧紧围绕“扩量提质、产业融合、草畜配套、绿色生态”的发展思路,推动“活牛出山”向“品牌增值”转变,让“牛产业”真正成为群众致富的“牛银行”。

上一条:以“练”促“防”,筑牢安全防线! 红土坡镇开展防汛暨地质灾害防灾避险 应急演练
下一条:从红色热土到共富引擎:沙桥镇的“破圈” 跃升之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