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彩云南的楚雄彝乡,有一位用针线编织梦想、以匠心守护传统的女性——李国秀。作为南华七彩彝绣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的车间主任与高级绣娘,她不仅是彝族刺绣技艺的杰出传承者,更是推动古老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带动乡亲共同致富的时代先锋。
深扎沃土,匠心传承技艺精粹。1986年出生于南华一街的李国秀,自幼在母亲手中针线的牵引下与彝绣结缘。2014年,返乡加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丁兰英的创业团队。得益于丁兰英老师的倾囊相授,她系统掌握了39种刺绣针法及独特的彝族服饰配色精髓。同时,她深入彝族生活地,走访百余位老艺人,成功发掘并挽救了打籽绣、螺旋绣等4种濒临失传的古老针法,整理复原了马街桂花帽、五街火草麻布等珍贵传统服饰工艺,为民族文脉存续筑牢根基。

倾情授艺,培育振兴“生力军”。李国秀视传承为使命,积极投身刺绣培训行业,将技艺输送到了大山深处,培养更多刺绣人才,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一是精心育徒,通过“招就培传帮带”模式,培养段丽香、罗丽等5名亲传弟子,均成长为“彝族刺绣”技艺能手和企业技术骨干。其中段丽香作品《锦绣长城》斩获省级工美杯金奖,罗丽更肩负起马街扶贫车间负责人的重任。二是普惠培训,联合团队深入山区,举办刺绣培训班241期,培训学员超16000人次,培养出省州县三级彝绣传承人23名,助力35名残疾绣娘获评“楚雄州百名残疾绣娘”,为产业注入强劲人才动能。同时,将技艺推广至姚安、双柏、昭通等地,为国内外600余名青年学生授课,架起文化互鉴之桥。

锐意创新,古老技艺绽放华彩。面对“深闺绣品无人识”的困境,李国秀以创新为刃,劈开传统与现代的壁垒,大胆将现代审美元素注入传统技艺,实现跨界融合。一是携手云南本土品牌“GENTLE FOREST”,将彝绣与针织巧妙结合,产品畅销国内外,使深山绣品“飞入”国际时尚圈。二是在东南大学助力下,与敦煌莫高窟展开深度联名创作,绣制了“鹿王本生”“丝城青绿”“藻语彝韵”“玉带翩风”“敦煌彝音”“敦煌彝彩”等系列作品,让彝绣与敦煌艺术碰撞出惊艳火花,实现文明文化对话。其参与绣制的彝绣卡套嵌入东南大学本科录取通知书,联名款“六朝松T恤”亮相新生典礼,让传统文化符号点燃青春认同。
文化传承,不在博物馆的玻璃展柜里,而在绣娘飞针走线的指尖上;乡村振兴,不止于经济数据的增长,更在每一个普通人被点亮的眼神中!让我们以她为榜样,用创新延续文脉,用匠心赋能乡村,让千年非遗在新时代的经纬间,绣出更加绚烂的文明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