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汛以来,罗武庄乡遭遇持续强降雨,全乡平均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地质灾害风险持续攀升。面对严峻汛情,罗武庄乡以“汛”为令、闻“汛”出击,统筹党员干部、民兵、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全力筑牢防汛减灾“安全堤”,切实保障全乡2987户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靠前指挥,压实“第一责任”链条。入汛以来,乡党政主要领导严格履行“施工队长”职责,主持召开专题调度会12次,带队开展覆盖式督导18轮,确保压力传导到位。在持续强降雨中,要求主要领导24小时坐镇指挥中心,高频调度雨情险情,对地质灾害点实行每小时通报制。建立“主要领导包片+班子成员包村+乡村干部包户”三级责任体系,对7个村、3个地质灾害隐患点、3座水库、9处邻水邻崖地带及45名独居老人、47名留守儿童等重点人群,全部明确包保责任人。

贯通预警叫应,应急响应“加速度”。乡党委、政府严格落实“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构建“双通道”信息传递网络:线上依托应急广播、微信群、七彩云端实时发布预警信息102条;线下发动网格员开展“敲门行动”,确保预警直达户、到人。同步执行暴雨“叫应叫醒”制度,收到高级别预警后,包村领导、网格员立即激活应急响应,24小时内成功转移受威胁群众6批次,实现人员“零伤亡”。为防范次生灾害,干群联动清理房前屋后排水沟渠10.9公里,修复水毁管道3处,清理公路两侧排水沟39公里,有效降低积水倒灌风险。

立足实战备战,保障能力“全维度”。罗武庄乡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预置乡级综合应急救援队38人、村级抢险分队7支,联合派出所、民兵开展防汛演练90场次,提升协同作战能力。物资储备实行“乡有储备点、村有储备柜”标准,累计储备防汛物资2988件、救灾设备12台,维护更新防溺水“四个一”工程35套,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同步优化应急预案,针对9处地灾点、3座水库、35个小坝塘及8处在建工程制定专项避险方案,明确转移路线、安置点位,群众自救互救能力显著增强。

凝聚干群合力,筑牢防汛“同心堤”。党员干部既当“排险员”更做“服务员”。70余名乡村干部、志愿者下沉一线,逐户指导挪床避险,避免次生安全风险。组织乡村组干部、党员先锋队、群众志愿队积极投身到农村公路保通和清障工作中,投工投劳50余人次,连续四天出动装载机5台,挖掘机5台,运土车辆2辆,每天工作超10小时,全力抢修保障道路畅通。截至目前,全乡累计抢修保通县道2条,乡道19条,村组道34条,清理坍塌、边坡落石200余处约30000余立方米,为群众出行和乡村发展筑起了交通安全防线。

当前,罗武庄乡持续保持“迎战”状态,在村级活动室、学校设立临时安置点12处,配备折叠床、急救包等物资,为群众提供“可住、可吃、可安心”的避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