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民生的基石,民生是治理的归宿。罗武庄乡以“小”为镜,从一顶安全帽的配发到一套救生装备的布置,以“小投入”撬动“大安全”、用“微行动”守护“大民生”。

一帽千钧:用责任筑牢民生根基
汛期道路抢险现场,一线作业人员头顶的安全帽,是乡党委对生命安全的郑重承诺。面对道路抢险、危房排查等高危工作,乡党委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统筹资源为一线人员配发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帽30顶。从采购时的严格抽检,到发放时的规范登记,每个环节都纳入“党委统筹、干部包联”的网格化管理体系。乡干部不仅送装备,更现场教学正确佩戴方法,后续定期检查装备完好度,让安全帽从“形式装备”变成“保命铠甲”,承载着“安全第一”的理念与责任担当。

四件守水:用防线守护水域平安
亲水区45处重点水域旁,“四个一”防护装备构成醒目的安全符号——1块警示牌、1个救生圈、1根安全绳、1根救生杆,320套设备如同忠诚哨兵守护亲水区安全。在此基础上,3条安全隔离带、5处防护栏筑起物理屏障,35座小坝塘每日水位记录形成动态监测网,汛期“隐患即改”机制让风险无所遁形。全乡构建乡、村、组三级联动机制,127名巡查员分片盯守3座水库、4417个小水窖,盛夏采取“盯人群、守区域、控时段”策略,累计37次联合执法筑牢防线。岸边全套的救生设备,让群众安全感愈发厚重。

小见真章:用细节丈量治理温度
从安全帽的精准配发到“四个一”工程的部署,罗武庄乡的这些小物件和微举措,是重视安全生产、关注民生福祉的生动缩影:把风险想在前、预案做在前、措施落在前,用系统化思维织密防护网,让安全成为发展的底色,让群众获得感在细节中愈发真切。救生圈映照着治理温度,安全帽承载着执政初心,基层治理的深度,就藏在守护安全的细节里。

如今,安全帽与救生装备已成为群众眼中最安心的符号。这些“小投入”换来的“大安全”,让安全底色更鲜明,民生温度更可感。下一步,罗武庄乡将继续用实际行动践行为民初心,用具体举措守护万家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