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在许多人眼中,只是一个普通平凡的月份,除了多了几分炽热,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在云南人眼里可就不同了,“八月”可是不折不扣的菌子月,这个月份正是山里野生菌竞相冒头的时候。八月一街更是野生菌的天堂,如果你是一名资深“吃货”,那一定不能错过八月一街的菌味之旅。
在南华一街,吃菌子不仅是一种美食文化艺术,更是一场让人狂欢的味蕾盛宴。这里的菌子有多种烹饪方式,每一种都能让你感受到野生菌独特的魅力。
凉菌菌:最为原始的山林清香
菌子季最矜贵的就是松茸了,挑选几朵还带着清冽晨露的新鲜松茸,用软毛刷轻刮表面泥土,流水快速冲洗后吸干水分,削去根部硬芯,保留菌衣鲜味,再将松茸顺着垂直纹路切成2 - 3毫米薄片,整齐地码放铺在冰盘上,一道松茸刺身就完成了。松茸刺身无需过多的调味,只需蘸取少许刺身酱油加现磨山葵酱调制的蘸料即可。放入口中的一瞬间,侵袭而来的便是直抵灵魂的鲜——脆嫩中带着丝丝菌香,冰凉裹挟味蕾,松针和泥土的清香散开,仿佛把整座雨后山林的清润都吃进了嘴里,每一片都是自然的馈赠,鲜得纯粹。
煮菌菌:甘醇浓郁的鲜美盛宴
如果要把菌子要吃得甘醇鲜美,那就得端上一锅热气腾腾的野生菌火锅了。砂锅里放入土鸡肉和甘甜的山泉水,再把新鲜的鸡油菌、青头菌、牛肝菌等一股脑倒进其中,再丢几片火腿提鲜。菌子的精华慢慢融进汤里,汤色越来越浓,扑鼻而来的都是浓郁的菌香。舀一勺汤喝下去,鲜得让人直咂嘴,再夹起吸饱汤汁的菌子,咬一口下去爆出满口的鲜香。牛肝菌鲜脆、鸡枞甘甜、青头菌滑嫩,连汤里的鸡肉都偷偷吸取了七分菌鲜。那滋味,简直让人陶醉。
烤菌菌:炭火炙烤的焦香滋味
说起烤菌子,最有发言权的可就非青头菌莫属了。把青头菌洗净摘去菌脚,最好选择青头菌小骨朵,把菌帽朝下放在烤架上,再往每一个小帽帽里放上一小片火腿,架起炭火慢慢烤制。在炭火的加热下,青头菌开始出水,然后不停地沸腾冒泡,再撒上一点点盐巴。菌帽里的汤汁就是烤青头菌的精华,喝起来十分鲜甜。咬一口下去,最先吃到的是焦脆的边缘,接着是嫩滑的菌肉,正是外焦里嫩的口感,菌子的鲜香在口中散开,还带着淡淡的炭火香气,让人欲罢不能。
炒菌菌:大火爆炒的下饭伴侣
在南华,热炒野生菌是野生菌最常见的烹饪方式,这其中炒牛肝菌便是炒菌菌的最佳代表,一到吃菌季,总要吃上一盘才过瘾。热油下锅,干辣椒和蒜片爆香,把切成片的牛肝菌倒进去一起大火翻炒,菌子在锅里滋滋作响。水分慢慢收干的同时,牛肝菌也吸收了配料的香味,自身的鲜美也被充分激发出来。炒熟的菌子呈现琥珀色的油光,直让人垂涎欲滴,迫不及待想要吃上一口,那口感韧中带嫩、咸鲜勾人,再舀几勺拌着米饭一起吃,感觉都能多吃几碗。
炸菌菌:菌香油香的相互碰撞
炸油鸡枞也是南华极具特色的风味美食,做法讲究凸显菌香本味,选用新鲜鸡枞菌,洗净后撕成均匀的细条并挤干水分,锅中倒入足量菜籽油,烧至六成热时放入鸡枞条,转中小火慢炸片刻,期间不断翻动,直至水分收干、表面微焦,在加入蒜片、干辣椒和花椒,翻炒均匀即可。炸好的油鸡枞兼具油香与菌香,外层微酥,内里柔韧有嚼劲,辣椒和蒜的辛香恰到好处地融入,咸香中带着微辣,还留存着鸡枞本身的淡淡清甜,尤其挖一勺拌进米线,简直又香又爽又开胃口。
除了这些经典做法,一街还有许多独特的菌子美食等待你去探索,快来一街吧,开启一场属于你的“菌”味之旅,让这些鲜美的野生菌满足你的味蕾,留下一段难忘的美食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