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攀高峰 再创佳绩
——五街镇深入实施“1+7”党建引领工程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为进一步发挥五街镇党建优势,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今年以来,五街镇深入实施“1+7”党建引领工程,走出一条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互推互促、同步发展的新路子。
五街镇在总结党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制定“1+7”党建引领工程实施方案。“1”即强化“一个核心”,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坚持党建引领新征程,把牢党建引领“总开关”。“7”即在党建引领下,深入推进跨越发展、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基层治理、平安建设、生态文明、民族团结7项工程。坚持“一村一品、突出特色”,充分发挥各村特色产业、乡村生态环境、民族文化等资源优势,统筹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产业规划布局,着力打造“一极”(机关党建)、“两翼”(大歇场、老厂、大村坡、中村,五街、咪黑们两个党建示范带)、“三片区”(南景线特色产业展示区、天五公路乡风文明示范区、五大公路生态文明先锋区)党建工作格局。
一是“五个一”制度压实党建工作责任。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坚持领导班子带头深入一线,抓党建、促发展。每个星期到联系村委会召开一次工作会议,研究推动当前工作;每个月到联系村委会组织一次主题党日,推动组织生活常态化;每个季度组织党员先锋队到联系村开展一次志愿服务活动;每半年到联系村讲授一次党课;每年对联系村“两委”班子和党组织书记开展一次分析研判。
二是“五化建设”促基层党建持续深化。支部建设“常规范化”,坚持抓两头、带中间,进一步巩固支部规范化建设成果,使全镇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教育管理“智慧化”,依托“云岭先峰”“学习强国”等平台,充分发挥“智慧党建”优势,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和钉钉子精神、工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深入开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服务基层“组织化”,健全完善班子成员挂村、党员干部包组、农村党员连户的三级网格体系,确保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有1名党员干部挂包。全镇组建14支党员先锋队,结合中心工作和各村实际,定期有组织的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联系群众“精细化”,坚持联系服务群众多用情、宣传教育群众多用心、组织凝聚群众多用力,深入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活动,搭起党群连心桥,激活农村党员神经末梢,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党群联建“阵地化”,充分发挥镇村党群活动服务中心主阵地作用,带动职工之家、青年之家、妇女之家,以及人大代表之家、政协委员之家发挥作用,形成党建合力。
三是“五带头五到位”铸造“五事”村干部。深入开展农村基层党组织“三联五抓”专项行动,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着力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在全镇农村党员特别是村组党员干部中推行“带头遵守法律法规、带头维护社会和谐、带头倡导文明新风、带头开展环境整治、带头开展勤劳创业致富”和“政策宣传到位、群众工作到位、纠纷排解到位、帮扶解困到位、组织发动到位”工作法,着力打造一支为民谋事、依法办事、破解难事、团结共事、干净干事的“五事”村组干部队伍,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努力实现“党建强、示范好、振兴快”的目标。
四是激活基层神经末梢,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100米。实施农村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坚持把党建工作沉下去、落到实处,实行农村基层党员直接联系群众,确保每一户群众都有一名党员直接联系,听民意、帮民困、解民忧。全覆盖向农村党员和群众发放“党群连心卡”,明确农村党员“五带头五到位”服务承诺,“五不五要”村民公约,激活了农村党员这一神经末梢,让群众时刻感受到党员就在身边、组织就在身边,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彻底改变以往镇村干部唱“独角戏”,普通党员坐“冷板凳”的状况。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五街镇将通过“1+7”党建引领工程,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互促共赢,始终使党建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攀高峰、再创佳绩,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着力打响“松茸之乡、生态彝园、和美五街”提供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