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南华县人民政府
首页 >> 县情概览 >> 民俗风情

南华县:传承千年彝绣 助力民族团结


日期:2025年01月06日   作者:   来源:    点击:[]

南华县民间彝族刺绣历史悠久,彝族刺绣作为一种区域性的民族文化,既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历史文化的原始积累,是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新兴产业,也是朝阳产业。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已不满足于简单的物质追求和享受,更多渴望的是精神文化层面的提高,民族手工艺品的艺术和经济价值越发凸显。机器的无法替代性,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浑然天成的佳作,使得刺绣产业优势日渐分明。近年来,在南华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南华县充分挖掘、传承、创新和激发彝绣文化,为不断提升南华文化软实力,促进民族贫困地区、边远山区农村妇女致富增收,助力脱贫攻坚深入开展,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抓住发展机遇,夯实发展基础

抓住被列为“全国第二批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的机遇,把发展南华彝绣产业作为带动农村妇女依靠绣花手艺增收致富的重要措施,将传承弘扬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与开发旅游商品相结合,以“协会+农户”为主要模式,通过宣传发动和手工刺绣技艺培训,组织农村妇女积极从事“彝族刺绣”,有效带动农村妇女增收致富。

积极组织培训,壮大产业队伍

针对全县彝绣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绣艺参差不齐、花色品种单一等困难问题,七彩彝州工艺品刺绣加工厂专门把从事刺绣加工、管理、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进行培训。从2014年至今,全县共组织开展刺绣技艺传承培训137期,培训9836人次,其中,建档立卡户926人;残疾人246人次,有效促进民族地区群众致富增收。

注重宣传推介,开拓产品市场

积极鼓励彝绣经营业主外出交流学习,寻求商机,大胆创新,把纳苏绣技术引进南华市场,与南华传统技艺和现代元素相互融合,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益。南华七彩彝州工艺品刺绣加工厂2015年被评为楚雄州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2017年被楚雄州民委评为“示范企业”,2018年被南华县党委政府评为南华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先进企业”;2019年2月被评为“云南省巾帼脱贫示范基地”;2018年成立“妈妈制造合作社”;2018年经省人社厅批准成立了“南华彝绣培训基地”。

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南华彝绣产业已基本建成“公司+协会+绣娘”的经营平台,形成了农工商一体化、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格局,有效带动了全县38家彝绣经营门店的繁荣发展,着力解决了全县4200余名农村妇女就业问题,给足不出户的农村妇女拓宽了致富渠道,有力地促进了贫困群众增收,成为了民族团结助推器。

上一条:五街镇元宵彝族歌会:奏响民族文化新乐章
下一条:南华县:高铁站守望相助,编织民族团结纽带努力谱写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篇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