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雨季,稻田蓄水良好,水稻秧苗长势喜人,正是稻花鱼投放的好时机。走进一街乡,绿油油的稻田像一片碧绿的地毯径直铺展开来,不远处,装满鱼苗的货车停放在稻田旁的路上,“鱼来啦!大家排好队拿着桶上前来领取鱼苗。”工作人员正忙着将鱼苗从车里卸下,组织村民们有序免费领取鱼苗,大家抬的抬、挑的挑,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

领到鱼苗的农户们用水桶将鱼苗陆续投放进稻田里,技术人员向村民们详细讲解稻渔共养的种养技术,按照技术规范指导农户实施投放鱼苗等田间工程,并耐心解答村民提出的疑问。“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想方设法增加老百姓的收入,带领我们发展产业,不仅能免费领到鱼苗,还有技术员教我们如何养好鱼,到稻谷丰收的时候,谷子有了,鱼也得了,真真切切实现双丰收。”村民李永龙一脸喜悦地说。

说起稻渔共养的好处时,负责人夏坚侃侃而谈:“鱼可为水稻除草、松土、增肥,减少水稻的病虫害发生,水稻又为鱼提供天然饵料和栖息环境,还有一点不可忽视的是,由于养鱼对水质要求高,水稻不能打农药、施化肥,因此产出的水稻和鱼更加绿色,这大大提升了产品价值。”密什么村和一街村临近一街河,有着较广的种植面积和丰富的水资源,依托于适宜的地理条件,两个村今年率先发展稻渔共养特色产业,一水两用、一田多收提升稻田利用率,实现粮鱼双丰收。

据了解,今年一街乡“稻+鱼”综合种养面积达32亩,无偿为16户农户提供鱼苗500公斤,预计产出水稻每亩800公斤和1000公斤鱼。一街乡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坚持稳粮兴渔、有序发展、绿色生态、富民增收的原则,在保持水稻生产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推广“稻+鱼”综合种养模式,探索“以鱼肥田、以稻养鱼、鱼稻共存”的稻鱼共生系统,不仅稳住老百姓的“粮口袋”,也鼓起了老百姓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