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要振兴,产业来支撑。雨露乡以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为引领,建立联农带农机制,构建“种养结合、畜草配套、草畜平衡”肉牛养殖体系,“犇”出乡村振兴致富路。
走进雨露乡后甸村兴华肉牛养殖培育专业合作社,只见一排排肉牛正在悠闲地吃着草料,合作社负责人赵兴华一边喂牛一边给到访的人介绍他的养殖历程。据他介绍,他从2017年开始养殖肉牛,从最初的50多头发展到现在存栏120余头,产值可达240多万。同时,他还种植了450多亩饲草,购入割草机、粉碎机,实现饲草自给自足,有效降低了肉牛养殖成本。加上肉牛养殖市场前景广阔,丰厚的收益让铁仕魁对肉牛养殖信心十足,他计划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三年内达到300头,把肉牛养殖产业继续做大做强。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富。赵兴华把摸索出来的肉牛养殖经验传授给周边农户,在他的成功经验带动下,后甸村的群众也紧紧抓住产业发展的“牛鼻子”,大家纷纷开始发展肉牛养殖,目前后甸村有肉牛养殖户多达257户、养殖肉牛1500余头。
雨露乡把肉牛养殖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产业来抓,通过肉牛养殖带动一批、饲草种植带动一批、参加务工带动一批、产业分红带动一批,让群众享受到产业发展的红利,在养殖肉牛这条“快车道”上“犇起来”。目前,雨露乡肉牛养殖户达1711户,存栏肉牛8942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