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南华县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税收助力彝绣产业发展


日期:2022年04月07日   作者:   来源:    点击:[]

提起集古老与现化元素为一体的楚雄彝绣,人们总会寄予新期待。当走进南华县七彩彝州工艺品刺绣加工厂的扶贫车间,人们总会对光彩夺目,绚丽多姿的彝绣被单、鞋子、服装、装饰画、抱枕、银饰、短裙、背腰、挎包、护腿、挂件等彝绣制品惊叹不已。彝族刺绣是彝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传承先辈文化的一种形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彝族刺绣种类繁多、丰富多姿、制作精美、异彩纷呈,是彝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更是彝族服饰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南华七彩彝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前身为南华七彩彝州工艺品刺绣加工厂,是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服饰”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丁兰英于2014年返乡投资注册成立的,“彝绣”是该公司的主营业务,取名“七彩”寓意着用“红橙黄绿黑蓝紫”七种色彩描绘出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14年的时候,遇上了小微企业申报,假如通过的话,政府补贴3万元,还有10万元的贴息贷款,我当时胆子挺大的和另外11个姐妹毅然回乡靠着向亲戚朋友借的2800元钱,开起了只有12个绣娘的彝绣作坊。”说到创业过程,丁兰英满脸感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根基在于保护和传承,传承人是非遗产业化发展的核心。彝绣很美,很多人喜欢它却不知道怎么使用,很多人做到了传承,但缺乏创新,缺少销路,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当地税务机关为我们提供了全方位“面对面”的咨询服务,竭尽全力为我们纾困解难,从企业成立至今,我们共计享受了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六税两费减征等税收优惠10万余元,税收管理员不辞辛劳,细致的讲解适用于我们的税收优惠政策,给我们辅导纳税申报、发票开具等问题,为我公司减轻了很大的负担。”

“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公司逐步发展壮大,现有加工厂1个,扶贫车间8个,绣娘2028人(其中贫困户妇女绣娘579人、残疾人绣娘78人),2021年公司生产性收入1512.7万元”南华七彩彝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丁兰英说道。

近年来,南华县税务局充分发挥税收职能,持续加大税收精准定位帮扶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主动了解辖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发展特点和生产经营情况,开展针对性辅导,为企业量身打造“税惠”大礼包,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实体经济收获真金白银的税费减免实惠,助力彝绣产业快速发展,为“千年彝绣”织出锦绣前程

上一条:南华县政务服务管理局企业开办服务措施再优化 服务质量再提升
下一条: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检查组到我县开展住建领域安全生产督导检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