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化招标投标领域“放管服”改革,南华县多点发力,以强化服务提高效能、电子交易优化提升、强化监管守护公平为有力抓手,深耕为企服务,持续优化招标投标营商环境。
优化服务提效能。制作公共资源项目进场交易办事指南,方便企业、群众办事;执行“一表申请、一网通办”制度,代理进场服务最多跑一次;实行“对账式”、“清单式”服务,严把各个环节时间节点全程跟进项目;延时服务、容缺受理服务贯穿工作始终,各环节得以快速办结,提高工作时效;深入开展“走访一批招标代理机构、提升其从业水平和服务质量”,“走访一批投标企业、提升其招标投标法律法规意识”,“走访一批行业监管部门、提升部门联动协调能力”的“三访三提”活动,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推行“交易事项零缺位”、“进场交易零等待”、“交易服务零收费”、“开标预约零障碍”、“服务保障零距离”、“投标企业零跑路”的“六零”服务,提升各交易主体的满意度、便捷度;投标保证金减免达50%以上,投标企业得到更大实惠;大力压缩各环节受理、投标保证金退还时限,各交易环节受理发布从原来的1个工作日压缩至0.3个工作日,投标保证金退还办结时限从0.5个工作日压缩至0.2个工作日。
电子化交易助提升。依托“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实行“不见面投标+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超时长项目隔夜评标+暗标评审”的电子交易模式,规避见面投标盲点、祛除线下开标痛点、打通评标过程堵点、解决长时评标难点、防范明标评审弱点。交易过程实现了投标企业一次都不用跑,有效规避投标人见面串通投标、评标专家被围猎的风险,保障了评标专家评审质效和项目评审的公平公正;在投标保证金电子化缴纳、退还银行转账的基础上,将缴纳形式扩大到线上购买银行保函、投标保证保险,实现投标保证金缴纳形式多元化,5115家投标企业采用投标保证保险缴纳,释放企业资金8.6亿元,企业缴纳投标保证金方便快捷降本;以公开透明、动态留痕、流程可溯、责任可纠为目标,拓展升级平台功能,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见证服务由原来的“现场人盯人”步入“一人见证多项目”的电子见证时代,避免了近距离接触可能带来的廉政风险;实行线上提出、处理异议投诉,破解线下诉求办理便利性差、时效性低、过程繁琐等问题,构建起异议投诉线上受理处理新格局。
加强监管护公平。根据公共资源交易网格化监管工作要求,全县15家行政监管部门23名监管人员抓实网格化监管工作,年内对省州转办、单位监管的项目投诉进行调查处理6件,按时办结率达100%,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以“双随机、一公开”、联动执法监管工作为抓手,住建、农业、水务、等部门进行交易项目抽查检查,对存在问题责令整改,规范交易行为;推动市场主体信用数据共享共用,强化信用结果应用,以信用管理促进市场主体诚信交易;在州内率先引入社会监督机制,出台社会监督员工作制度,监督员以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公共资源交易情况再监督,增强交易公平公正;抓实交易场内见证力度,对见证过程中发现的5个问题线索报送相关行政监督部门,调查处理串通投标违法案件5件,办结4件,行政处罚投标企业8个、责任人8人,罚款20.5万元;开展评标专家、招标代理机构场内监督管理和“一项目一评价”工作,规范评标专家、招标代理机构场内行为。围绕评标专家、招标代理机构遵守工作纪律、业务水平、履职等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并进行结果运用,三年来,共有10名评标专家考评扣分,其中2名专家被州级约谈、通报,2家招标代理机构被提醒谈话;采取随机抽查、书面检查、系统调阅、领导检查等灵活多样的巡检方式,围绕79条检查内容开展项目日常巡检工作,交易更加规范有序;加强以不合理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设置隐形壁垒等行为的监督处理力度,营造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