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办理手续,最大限度方便市场主体和群众办事,提升市场主体及群众办事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南华县多措并举,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助力政务服务“高效办”、“就近办”、“暖心办”。
创新优化服务,助力政务服务“高效办”。开展以“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提升业务协同能力、提升在线办理水平、提升审批服务效率”为重点的“三减三提升”专项行动,积极探索实践“极简极速”审批服务模式。南华县各政务服务实施部门在原有基础上梳理出减环节事项53个,共减少环节117个,环节压减率47%;减材料事项93个,共减少材料179个,材料精简率32.43%;减时限事项266个,承诺办结时限在法定办结时限的基础上压缩率达82.29%,部分事项实现了零材料、零跑动、“极简极速”、秒批秒办。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在全省率先实现“新生儿出生一件事一次办”,经验做法分别被省委改革办《云南改革快报》和省政务服务局《政务服务信息动态》刊发,获州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南华县“一件事一次办”涉及企业7件“一件事”关联事项35个,个人9件“一件事”关联事项56个,所需申请材料由原先的432个精简至189个,材料精简率达56.25%。7家牵头部门和14家涉及部门均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进驻了事项和业务人员,设置了“一件事一次办”综合服务窗口,企业和群众办事由“多地、多窗、多次”向“一地、一窗、一次”转变。梳理编制《南华县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3年版)》,将238项行政许可事项全部纳入清单管理,进一步明晰行政许可权力边界、规范行政许可运行,为企业和群众打造更加公平高效的审批环境。公布《南华县政务服务中心进驻事项负面清单(2023版)》,完善发布县级政务服务事项1440项,除负面清单事项外的事项全部纳入县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实现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强化基层治理,助力政务服务“就近办”。推动乡镇明责赋权扩能,将12家县级部门的142项行政职权赋予乡镇实施,明确法律法规规定由乡镇行使的行政职权基本目录112项,实行“一乡镇一清单”,将清单内的政务服务事项集中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统一提供服务。推动形成“一张清单明权责、一颗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体协同强治理”的“四个一”基层治理新模式,让“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乡(镇)、村(社区)便民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编制印发《南华县乡(镇)、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标准》,推进基层便民服务运行标准化、服务供给规范化、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化,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着力提升场所使用、窗口服务及管理运行标准化水平,切实为群众就近办事提供规范、透明、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公布117项《南华县便民服务事项清单(2023年版)》,探索创新便民化服务措施,采取“帮办代办”“就近办”“上门办”“集中办”等方式,推动群众经常办理且基层能有效承接的政务服务事项下沉至便民服务中心(站)办理,引导基层工作人员充分应用云南政务服务网“便民服务”专区、“一件事一次办”“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一部手机办事通”等线上线下办理渠道优势,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利化服务。
转变服务理念,助力政务服务“暖心办”。开展“局长进大厅”活动月,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部门主要领导或分管副职到大厅开展坐窗口走流程活动,以窗口工作人员、服务对象身份亲身感受业务“精不精”、流程“优不优”、效率“高不高”、体验“好不好”等服务细节,帮助解决办事难点堵点问题,促进部门窗口服务提速增效。设立重点项目帮办代办中心,为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提供“全过程、一站式、零费用”的帮办代办服务,为重点项目构建行政审批绿色通道,不断提高企业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在大厅设置“党建书吧”,设置照相、打印、复印服务功能区,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帮办代办窗口、综合服务窗口,由县委组织部在全县范围内每月选派2名35岁以下优秀干部到政务服务大厅开展咨询引导服务,第一时间为前来办事群众提供咨询、导服、帮办、代办、预约、延时等暖心服务,让政务服务有“速度”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