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组织领导。根据各级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意见和草原监测评价工作的要求,南华县成立了草原基况监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林草局,负责全县草原监测工作统筹,并组建10个工作小组,负责乡镇草原监测评价工作的具体开展,为草原基况监测工作得到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强化技术指导。本次草原基况监测以国土“三调”认定的草地范围为调查基底,依据《全国草原监测评价工作手册》《云南省草原基况监测操作细则》等技术规程,结合南华县草原资源分布特点,通过地面调查,内业整理,查清了区域内草原现状、类型分布和利用情况、优势草群等。将草原明确到草班、小班,落实到山头地块,全县共有区划草班5864个,调查小班6750个。

细化核查内容。小班监测因子共有54项,包括基本信息8项指标、资源状况23项指标、保护修复6项指标、利用状况6项指标、立地与土壤6项指标和其他因子4项指标六个部分。经查,现状地类为草地面积3363.77公顷。其中:国有草地面积666.18公顷,占草地面积的19.80%;集体草地面积2697.59公顷,占草地面积的80.20%。全县共有7个草原类型,其中6个天然草原类和1个人工草原类,草原类面积最多的是热性灌草丛为2070.58公顷,面积最少的是人工草地为1.92公顷。

强化成果运用。此次草原基况监测成果经省州林草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评审、认定,成果具有科学性、准确性、指导性,将为今后南华县科学经营管理草原、制定草原发展保护利用规划、开展基本草原划定、禁牧区、草畜平衡区分类经营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是提升草原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