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华县野生菌产业幸福里务工社区与县内多家食用菌生产企业和农业生产企业达成劳务用工合作,成功组织300余名务工人员到企业务工,为务工人员与企业之间搭建起供需对接的就业“连心桥”,切实解决了务工人员的就业难题,同时也为企业输送了大量紧缺劳动力,实现了双赢局面。

为保障组织化输送工作的顺利开展,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充分发挥“穿针引线”作用。前期,组织工作专班深入幸福里务工社区,通过农村劳动力数据分析、实地走访等方式,全面摸排辖区内待就业人员的年龄结构、技能特长、就业意向等信息,精准建立劳动力资源台账。同时,联合农业农村部门对当地农业生产和野生食用菌加工生产企业进行用工岗位调查,开展企业用工调查598家,收集用工岗位701个,梳理出食用菌及农业生产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用工岗位500余个,为后续组织化输送劳动力筑牢根基。
幸福里务工社区作为劳务输送的“前沿阵地”,社区工作人员逐户上门宣传推荐企业用工岗位信息,详细介绍工作内容、薪资待遇和职业发展前景,针对求职人员担忧的工作环境、食宿保障等问题进行耐心解答。为帮助务工人员快速适应务工岗位,年初,有针对性的开展食用菌栽培、荷包豆种植技术等技能培训,让务工人员掌握基础岗位技能,年初以来,累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7期2409人,其中食用菌、荷包豆等高原特色农业种植技术培训30期1311人,确保了组织化输送到企业的务工人员“上岗即上手” 。

在组织输送过程中,幸福里务工社区全程跟进服务。为务工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岗位推荐、面试指导等一站式服务,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企业和岗位信息,提高面试成功率。此外,社区还安排专人护送务工人员到企业,协助他们办理入职手续,解决住宿、生活等方面的问题,让务工人员能够安心工作。
“当前正值野生食用菌生产旺季,县人社局和幸福里务工社区送来的这批务工人员,就像‘及时雨’,有效缓解了我们的用工压力。而且通过这种组织化输送模式,员工队伍稳定性更高,为企业持续生产提供了保障,让我们无后顾之忧。”某食用菌生产企业负责人感激地说。
“以前找工作都是自己四处奔波,到处问,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还很难找到合适的岗位。现在有了幸福里社区的帮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真是太方便了!”刚通过社区组织化输送到某荷包豆生产企业务工的张女士开心地说道。

对于企业来说,这种组织化输送模式也带来了诸多好处。“社区为我们输送的务工人员不仅数量有保障,而且质量也很高。他们经过社区的筛选和培训,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招聘效率。”荷包豆种植企业负责人表示。
据悉,此次组织化劳务输送是南华县推动“家门口就业”的重要举措之一。下一步,南华县将持续深化幸福里务工社区与县内各类企业的劳务用工合作,聚焦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打造“培训+输送+跟踪服务”的全链条就业服务模式,定期回访务工人员工作情况,根据企业反馈优化技能培训内容,推动更多群众实现稳定就业增收,为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