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走访排查初识包治,那时的包治住在低矮的土基房里,进门就爬槛,拄着拐杖,问一句,答一句。“有没有低保”,“有的”。然后就没有话说了,神情淡漠,眼里充满了迷茫。
家住南华县沙桥镇小古山村委会马家村22号的包治,肢体二级残疾,在三十多岁的时候使用耕地机时,不慎右腿受伤,导致右腿被切除,丧失劳动力后,生活的艰难一直伴随着他。而今已61岁,因残疾孤身一人。平时和弟弟包万一家一起生活。弟弟包万一家4人,包万媳妇精神残疾生活不能自理,两个孩子正在上学,都需要包万在家照顾,包万无法外出务工赚钱,仅靠田地微薄收入维持生活。包治一家5口人最大的收入来源就是低保。
调查了解后,我们根据相关政策,对包治、包万户的救助方案进行了调整,力求精准。一是针对包治依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进行特困救助;二是对包万家4口人继续进行兜底低保救助;三是政策合力,为包万妻子争取到医疗救助,到楚雄州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治疗,同时两个孩子享受教育救助,对包万家住房进行改建。


今年春节前,我们又去看望了包治,此时的包治对比以前的包治有了不小的变化,进门就会与我们打招呼,话也多了,也会和我们谈自己没有受伤前他是如何劳动的。现在,自己以后的生活有了着落,弟弟包万也解决后顾之忧后前往昆明打工,两个孩子继续上学。二层砖混结构住房也入住了,包治嘴里不断重复地说着感谢,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政策暖心。在交谈的二十多分钟中,包治始终有说有笑,离别时,我们祝他笑脸常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