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南华县一街乡团山村,这里位于一街乡西部,平均海拔1480米,山高坡陡箐深,国土面积2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81亩,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人口2546人。近年来,团山村立足资源、立体气候优势,深挖产业特色,突出打造低热河谷果蔬种植产业,促进枣子、芒果、石榴、柚子等一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农业龙头专业合作社带动作用,用土特产促增收,努力探索农民致富新路子。

朱辅章是团山村的一位“新时代农民”,带头成立了福兴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是团山村内单体种植规模较大,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小枣种植户和销售者。6月以来,他每天忙碌地穿梭于果林车间,与合作社员工一起采摘小枣、分级挑拣、打包发货。今年,朱辅章的小枣规模达到了50亩,除精心培育好合作社自种的小枣外,一有机会他便积极参加有关果蔬种植管护的技术培训,同外地种养殖大户交流研讨,并将学到的种植养护技术结合自身种植经验输出给当地村民,带动周边农户一起种植。

小枣通常9-10月份成熟,而团山村位于礼社江流域河谷地带,这里全年光照充足、水质优良,具备了种植的热带水果优质条件,因为拥有适宜的生长环境,与普通小枣相比,这里的小枣每年6月底7月初就成熟,比其他地方早2个月,固有“天下第一‘早’”的称号,加上科学培管,这里种植的小枣个头硕大、产量丰厚、口感脆甜、多汁,深受市场好评。据朱辅章介绍,出售的小枣也分等级,销售价为每公斤15元,产量大概有60吨,今年总收成在90万元左右。经过多年摸索,该合作社不仅培育出小枣优品,还打出了品牌,通过线上线下营销,产品也走出了大山。

事实上,除了小枣,芒果、柚子、石榴、沃柑等都是团山村在当地小有名气的特产,在河谷低海拔地区种植热带水果,在沿河两岸及中低海拔地区种植红花、冰粉,在高海拔地区村组发展南瓜、辣椒种植。全村种植沃柑240亩、芒果65亩、石榴45亩、柚子50亩、柑橘30亩、李子25亩,发展红花460亩、冰粉260亩、玉米745亩、蜜本南瓜340亩、辣椒100亩,特色产业发展规模进一步扩大,低热河谷绿色果蔬种植产业集聚水平进一步提升,果蔬总产量达80余吨,成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一街乡的群众都说,曾经需要从县城甚至更远的地方运来才能吃到的水果现如今在自己家门前也能尝到了。


不仅如此,村委班子还在提升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上下功夫,强化特色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核桃、软籽石榴等 3 个品类申报为“有机农产品”,芒果、枣等 3 个品类成功申报为“绿色食品”标志认证。朱辅章笑着说:“成立合作社后第一件着手办的便是为村里的农特产品申报‘三品一标’,只有提升价值链,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农特产品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同时一街乡充分利用洗澡塘村黑泥温泉区位资源优势,谋划加强农旅融合,在周边发展规模种植,通过宣传效应让果林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吸引物,增加“卖风景”附加值,温泉项目建成后推动“农业+”加工、康养、文化、旅游、物流、商贸等融合,推出以生态观光、农事体验、采摘、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体验式文旅项目,推动产业链纵向延伸、横向拓展。


一街乡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水土气候条件,孕育出甜小枣、芒果和石榴等一大批地方特产,这些土特产原汁原味,在农产品市场独具魅力。近年来,一街乡引导全乡农业合作社扎根于土,专注于特,形成于产,在品牌打造方面迈出了可喜一步,但种植规模、技术保鲜、深度加工、市场营销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一街乡党委书记表示,把土特产做成大产业,大有文章可做,鼓励各村注重用好一方水土,充分挖掘特色资源,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加强劲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