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南华县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南华县:消防救援大队 全心全意服务群众 共促民族团结进步


日期:2024年10月20日   作者:   来源:    点击:[]

南华县消防救援大队始终把消防救援和队伍建设融入民族团结进步大局来推动,强化服务各族群众、服务民族团结意识,以实际行动践行“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的忠诚誓言,为全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进步营造良好安全环境,赢得党和政府、全县各族人民的“双满意”。

“想”在一起,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创建合力

一是常态化开展社会宣传教育。大队充分利用宣传栏、展板、微信等方式,广泛深入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活动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典型经验和工作成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消防安全宣传有效结合,利用“315”“119”“110”“12·4”等安全宣传活动,开展消防宣传日暨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周、日)活动。广泛发动全县消防宣传志愿者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走访宣传活动,以“检查+宣传”深入沿街商铺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宣传活动,切实增强社会各界火灾防控意识和逃生自救能力,做到“集中讲解、分散培训、实地演练”相结合,让各族群众在“听、学、践”中学习掌握消防知识和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法规。

二是利用传统节庆日巩固宣传教育成果。大队结合端午节、火把节等传统节日开展对外开放日活动,邀请全县各单位、各族群众和社会各界到队了解消防工作,学习消防安全知识和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事迹,引导教育各族群众互相帮助、和谐相处,共同维护消防安全稳定。在各节日活动场所设立宣传咨询点,在提升各族群众消防安全感满意度的同时,对外展示南华县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良好风貌,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浓厚氛围。

“干”在一起,奋力绘就民族团结进步“同心圆”

一是忠诚履职力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大队以“更高的标准、更硬的举措、更好的成效”为准则,全面加强防火灭火和应急救援建设,不断深化组训模式、战术措施和装备应用,每年开展实战演练200多次,完善灭火救援数字化预案50个,建立起与气象、自然资源、交通等7个部门的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保驾护航。2022年以来,大队共出警60起,全县未发生较、重大火灾事故,持续保持火灾形势总体平稳,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是强化监管筑牢消防安全防护网。结合日常监督执法工作,持续对“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随机抽取的辖区单位进行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全面深入基层村(社区)开展“敲门入户”消防安全检查,指导整改火灾隐患。结合实际在多地设立微型消防站,为远离集镇的贫困地区统一修建消防水池,配置消火栓和手抬机动泵等,全面提升消防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筑起生命安全“防火墙”。依托村委会、村小组负责人等共同打造“人人都是消防员”工程,实现消防救援工作对偏远村寨全覆盖,有效缓解了消防力量不足、出警路途遥远的难题。近年来,大队在各项急、难、险、重任务中,一次又一次出色完成任务,勇当民族团结进步路上最无畏的“逆行者”,用大爱与无私在驻地践行着“人民消防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站”在一起,聚焦为民服务共筑团结幸福家园

一是加大帮扶慰问力度。大队充分发挥红色纽带作用,以“党建+”模式组织各族干部职工积极在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对有困难的老党员进行走访慰问;结合“雷锋月”“99公益日”等深入龙川镇平山社区肖家和龙川镇河硐完小看望慰问孤寡老人和帮扶结对的贫困学生,捐款捐物累计达10000余元,力所能及帮助解决各族群众现实中的困难和问题,形成党组织关爱党员、党员关爱群众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各族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是服务地方发展建设。积极投身文明城市创建、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社会公益事业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清扫街道、冲洗街道等义务行动60余次,主动担起城市美容师,用实际行动为群众创造舒适干净的生活环境。每逢旱季期间,为饮水困难群众和地区送去“同心水”,受益群众达6500人,覆盖农田557.05亩,为各民族地区的生活生产用水提供有效保障。大队各族党员干部把“心”驻扎在南华土地,把“情”倾洒给各族群众,用实际行动保卫着脚下厚土的和谐与稳定,不断提升各族群众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践行“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的誓言中全心全意服务各族人民,以实际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v

上一条:【民族团结小故事】民族一家亲
下一条:南华:“1+3+N”开创农村生活污水运维管理新模式

关闭